-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水务面试题及答案
问题1:当前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A2/O-MBR组合工艺,近期出现膜污染加剧、产水量下降的问题,你作为技术负责人会如何排查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
答:首先,我会从“工艺运行参数-膜系统状态-进水水质”三个维度系统排查:
1.工艺参数核查:检查厌氧池DO是否≤0.2mg/L(过高会抑制释磷)、好氧池污泥浓度(MLSS)是否超过10g/L(过高会增加膜面污泥层厚度)、膜池混合液SVI值(若>150mL/g可能存在污泥膨胀,导致膜污染加速)。
2.膜系统状态检测:通过在线监测仪查看跨膜压差(TMP)变化趋势,若TMP在短时间内上升10kPa以上,可能是生物污染或无机结垢;拆解膜组件观察膜丝表面,若有胶状物质附着多为生物污染,白色结晶则可能是钙镁离子结垢。
3.进水水质分析:检测进水COD、氨氮、总磷浓度是否异常波动(如工业废水偷排导致难降解有机物增加),重点关注SS(若>100mg/L会加剧膜面堵塞)、油类物质(>5mg/L会导致膜孔疏水堵塞)及重金属离子(如铁离子>2mg/L会催化膜氧化损伤)。
针对排查结果制定方案:若因MLSS过高,可通过排泥将浓度降至8-9g/L;若为生物污染,采用次氯酸钠(1000mg/L)+柠檬酸(2%)组合化学清洗;若进水含油,需前端增设气浮预处理单元;同时优化反洗频率(由60分钟/次调整为45分钟/次),并投加少量PAC(5-10mg/L)改善污泥沉降性。
问题2:智慧水务平台建设中,如何确保水质在线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重点关注哪些技术环节?
答: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是智慧水务的核心,需从“设备选型-安装调试-运维校准-数据验证”四环节把控:
1.设备选型:优先选择通过CNAS认证的多参数在线监测仪(如HACH、WTW品牌),重点考察仪器的检出限(如COD监测仪需≤10mg/L)、量程漂移(≤±5%/24h)、重复性误差(≤±3%)。
2.安装调试:采样点需避开管道弯头、阀门等湍流区域,确保水样代表性;安装时需设置预处理系统(如过滤精度0.45μm的膜过滤装置),防止悬浮物堵塞传感器;调试阶段需用标准溶液(如50mg/L的COD标准液)进行三点校准(零点、中间点、量程点),误差需控制在±2%以内。
3.运维校准:制定周级维护计划,每周清洗采样管路(用5%稀盐酸去除钙镁结垢)、校准电极(pH电极用4.01/6.86/9.18标准液);每月用实际水样与实验室手工检测数据比对(如在线COD与实验室重铬酸钾法对比,偏差需≤10%)。
4.数据验证:在平台中设置逻辑校验规则(如pH值不可能<2或>12、氨氮浓度不可能高于进水COD),对异常数据自动标记;同时建立数据溯源系统,记录每次校准、维护的时间和操作人员,确保问题可追溯。
问题3:某新建水厂需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深度处理工艺,你会从哪些方面优化工艺设计以提升出水水质?
答:优化需围绕“臭氧投加效率-活性炭性能-微生物协同”三个核心:
1.臭氧投加优化:根据原水水质(重点关注UV254、DOC)确定臭氧投加量(一般5-8mg/L),采用微气泡扩散器(气泡直径<2mm)提升传质效率;设置接触池停留时间12-15分钟(兼顾氧化和羟基自由基生成),并在池内设置导流板减少短流(需通过CFD模拟验证流态)。
2.活性炭选择与装填:选用碘值>1000mg/g、亚甲蓝吸附值>180mg/g的煤质柱状活性炭(粒径1.5-2.0mm,避免细颗粒流失);装填高度2.5-3.0m(确保微生物附着面积),炭层下设置承托层(砾石粒径2-4mm,厚度300mm)防止漏炭。
3.微生物协同强化:启动阶段投加驯化好的功能菌剂(如硝化细菌、异养菌),缩短挂膜时间(从30天缩短至15天);运行中控制水温15-25℃(最适微生物活性),定期反冲洗(气冲强度15L/(m2·s),水冲强度8L/(m2·s),每次10分钟),避免炭层堵塞;同时监测炭床水头损失(>0.5m时需加强反洗)和生物量(ATP法检测,目标>1×10?cells/g炭)。
运营管理岗面试题及答案
问题1:某自来水厂近期出厂水浊度偶发超标(标准≤0.3NTU,实测0.4-0.5NTU),作为运营主管,你会如何系统排查并整改?
答:需从“工艺控制-设备运行-操作规范”三方面排查:
1.工艺控制分析:检查混凝环节(PAC投加量是否按原水浊度动态调整,如原水浊度10NTU时投加量应为15mg/L)、反应池流速(絮凝区流速0.2-0.3m/s,避免矾花破碎)、沉淀池表面负荷(≤1.5m3/(m2·h),过高会导致矾花上浮)、滤池滤速(≤8m/h,过快会穿透滤层)。
2.设备运行检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