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李敲铃》含答案解析.docxVIP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李敲铃》含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李敲铃》含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李敲铃

①李敲铃的真名叫什么,很多人答不上来。也有人想了半天,才说上一句,是不是叫李新兵?在叫李敲铃之前,人们还称过他李师傅。李师傅原是木匠师傅,吃百家饭的那种。

②李敲铃的父亲是个公办老师,父亲退休那年,政策允许子女顶班。填表前,父亲问他:“新兵,顶班的工资比做木匠要低,你愿意吗?”

③李新兵想也没想说:“顶了班就是公家人,工资再低也愿意。”

④李新兵没读过什么书,顶班的批复是炊事员。但第一天到文教组报到时,李新兵就和领导犟上了,他说什么也不肯当炊事员。领导来气了,说:“真是秀才遇到兵……”领导不是幽默,他却幽默上了:“我没当过兵,只当过木匠。”这话倒是给领导提了醒,当时中学正在兴建教室,就安排他带着做木匠活儿的工具去中学上班。

⑤教室建成后,文教组便安排李新兵巡回去各村小修理桌椅板凳,从这时起,李新兵恢复了他过去在民间的称呼——李师傅。李师傅修理桌椅板凳毫不含糊,榫是榫,卯是卯。

⑥九十年代初,村小整顿合并,再也用不着李师傅修理桌椅板凳了,文教组领导征求他的意见,安排他去镇中学当门卫兼司铃。

⑦自此李师傅就住进了门卫室,与一个废弃的大飞轮做伴,“铛——铛铛”的铃声,经由他手中的铁锤与飞轮撞击,一次次在校园响起,指挥着全校师生的作息。也就是从那时起,人们改称他为李敲铃。

⑧偶有例外,那就是学校用作高考和中考考点时,司铃一栏后面写着他的姓名李新兵,而且二十年没有发生过改变。因为他司铃司得准,准得误差不过一秒,为此,他还得到过省考试院领导的肯定。李新兵何以把铃司得那样准?原来是赶上大考,他就带一部收音机,踩着收音机整点报时的最后一响司铃,能不准吗?但校长不希望他把铃司得那样准,暗示他可以提前十几秒打开考铃,推后五十几秒打结束铃,这样就可以为考生多赢得一分钟,并许诺送他几包好烟。不承想他居然一点儿也不含糊地说:“我就敲铃这点儿能耐,不敲准就没有退路了。”依旧把铃司得准时准分准秒。

⑨李敲铃六十岁那年,学校安装了自动化司铃系统,文教组把他派往一所村小去敲铃。年纪越大,调得越远,这事放其他人身上肯定有想法,但李敲铃没说半个不字。中学领导为他送行时,想送他一件纪念品,不想他对那个敲了二十年的飞轮产生了感情,提出把那个飞轮带到村小去。

⑩李敲铃带着飞轮来到村小的同时,也把李敲铃的称呼带到了村小,人们不分大小,见他或不见他,都一律称他李敲铃。

?一个寒冬的早晨,铃声没有按时唤醒黎明,校长意识到不妙,赶紧推开他的房门,一看,发现李敲铃中风在床昏迷不醒。

?李敲铃中风的时间是在凌晨,县医院的医生经过一系列检查后说他不需要做开颅手术,五至七天后会苏醒。七天过去了,李敲铃还没醒,医生让李敲铃的老伴把孙女叫爷爷的声音录在手机里反复播放,可是孙女的叫声唤不醒李敲铃。恰巧这天校长在场,他像想起了什么,猛拍了一下脑门,说我去去就来。

?校长是当天下午返回医院的,他掏出手机放在李敲铃的耳边,手机里传出“铛——铛铛”的铃声。

?一遍,两遍……

?李敲铃脸部的肌肉颤动了一下。

?“铛——铛铛”,在清脆悦耳的铃声中,李敲铃睁开双眼,醒了……

选自《中学生·阅读版》2023年第1期,有删改)

【链接材料】

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节选自《我的叔叔于勒》)

6.(3分)文章以“李敲铃”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7.(3分)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8.(3分)阅读下列材料,针对文中的李敲铃是否具有工匠精神这一议题,谈谈你的看法。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9.(2分)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善于通过语言描写展现人物特点,比如“我没当过兵,只当过木匠”就表现出李敲铃倔强的一面。

B.李敲铃之所以被人称为“李敲铃”,是因为他长期担任司铃工作,且把铃司得准时准分准秒。

C.在李敲铃中风昏迷后,校长想到了在他耳边播放司铃铃声这一唤醒他的方法,可见校长对李敲铃的了解。

D.文章语言平实质朴,没有华丽的辞藻,只将人物故事按照事件发展娓娓道来,却有着动人心弦的力量。

10.(3分)小湘和小优针对文中某句展开讨论,请将下面小优和小湘未说完的话补充完整。

小湘说:“不承想他居然一点儿也不含糊地说:‘我就敲铃这点儿能耐,不敲准就没有退路了’”这句话中的“居然”我觉得用得很妙,就是不知道妙在哪里。

小优说:我认为

【答案】6.(1)点明文章主人公;(2)文章线索

文档评论(0)

186****2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