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山西省平遥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对于道家的不争,历来也存在着很深的误解。最常见的是把道家的不争说成是“以不争为争”,如此一来,不争就成了迂回的争,成了一种与人相争的特殊方式。这种看法由来已久,朱煮就曾说过:“老子心最毒,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事实上,老子和庄子从来都没有把不争当作取胜的手段,在他们那里,不争不是手段而是目的。老子主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应该像水那样“善利万物而不争”,而没有把不争作为获胜、获利的策略。道家为什么主张“为而不争”呢?因为消减物欲、顺任自然、不勉强从事、不与人争,可以缓解自身承受的生存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使人际关系变得宽松和谐。至于“以不争为争”,则是后人对道家之不争的发挥和实际应用。同这种后起之义相比,老庄的不争属于“道”或价值理性的层面,后者则属于“术”或工具理性的层面,把后来才有的解释和发挥应用加于老子本人或《老子》文本是不妥的。
与“不争”相类似的是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常见的误读是将之等同于“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的“胜”字在这里是“优于”、“胜过”的意思,而不是“战胜”、“克服”的意思。柔弱是老子十分推崇的品质和价值,因为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从柔弱到刚强的过程,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因而柔弱标志着新生、生命力和发展的前途,而刚强则是衰退、走下坡路、败亡的征兆,所以说“物壮则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正是由于观察到柔弱的优势,老子才概括出“柔弱胜刚强“的名言,希望人们“守柔”即保持柔弱,推迟乃至避免走向刚强,使自己尽可能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此外,道家推崇柔弱的价值同“不争”一样,亦具有缓解个人生存压力和有利于人们和谐相处的意义和社会功用。至于“以柔克刚”则是后人对“柔弱胜刚强的发挥和应用,作为一种克敌制胜的策略和方法。不过这样一来,就由“道”或价值理性的层面下降到了“术”或工具理性的层面。虽然说“以柔克刚”往往屡试不爽,成为人们经常运用的策略和方法,但这显然不是老子的本意,只能证明道家思想具有极高的智慧和广大的发挥空间。
(节选自白桑《澄清对道家学说的若干误解》,2011年6月《光明日报》)
1.下列对“对于道家的不争存在很深的误解”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人把“不争”看成“以不争为争”,“不争”属于与人相争的“特殊万式”。
B:未能正确理解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其实道家的“不争”不是手段而是目的。
C:后人从工具理性层面而不是从价值理性层面去发挥和应用了老庄的“不争”。
D:人们不但曲解了老子的“道”,而且还误读了老子本人和《老子》这个文本。
答案:C:后人从工具理性层面而不是从价值理性层面去发挥和应用了老庄的“不争”。
2.下面对“柔弱胜刚强”和“以柔克刚”内涵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前者的“胜”是“优于”“胜过”之意,而后者的“克”则有“战胜”“克服”的意思。
B:前者的“柔”是老子推崇的品质和价值,后者的“柔”是一种克敌制胜的策略和方法。
C:“柔弱胜刚强”的“柔弱”本质是“刚强”,而“以柔克刚”的“刚强”则是“柔弱”。
D:前者是希望以柔弱来保持自身优势的生存智慧,而后者是用柔弱克制刚强的行为策略。
答案:D:前者是希望以柔弱来保持自身优势的生存智慧,而后者是用柔弱克制刚强的行为策略。
3.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3分]
A:朱煮说老子的“不争”其本质却是“深争”,这种说法导致后人对道家思想误解很深。
B:道家的“不争”不仅可以缓解自身生存压力,更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宽松人际关系。
C:道家认为柔弱是新生、生命力和发展的标志,而刚强则是衰退、走下坡路、败亡之征兆。
D:“以柔克刚”“以不争为争”一样,都不是老子的本意,而是后人对道家学说的发挥。
答案:A:朱煮说老子的“不争”其本质却是“深争”,这种说法导致后人对道家思想误解很深。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①木主:木制的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②傥:假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B:
C:
D:
答案:C:
5.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表达司马迁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质疑的是()
①父死不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西大同十九中2013-2014学年人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题.docx
- 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历史试题.docx
- 山西大学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新人教版.docx
- 山西省2011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四校联考英语试题.docx
- 山西省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阶段一道德与法治质量评估试题.docx
- 山西省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阶段一质量评估试题.docx
- 山西省大同市阳高三中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
- 山西省大同一中2009--201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
- 山西省大同一中2009--201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
- 山西省康杰中学2011届高三英语5月考题(一)新人教版.docx
最近下载
- 第九讲混一南北与中华民族大统合(元朝时期)-第十讲中外会通与中华民族巩固壮大(明朝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pptx VIP
- 成人术中非计划低体温预防与护理-2024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2025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新版.pdf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试题汇总.pdf VIP
-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绪论1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pdf VIP
- 2025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八讲 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内聚发展(辽宋夏金时期).docx VIP
- Ti-Mg脱氧工艺对低碳钢板气电立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pdf VIP
- 2025年“国学小名士”专题知识竞赛题库500题(含答案).docx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八讲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内聚发展(辽宋夏金时期)-2025年版.pdf VIP
- 初一英语上册英语竞赛试题.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