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天安全教育图片课件.pptVIP

下雪天安全教育图片课件.ppt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下雪天安全教育课件

第一章雪天的交通安全

雪天路滑,交通事故高发路面状况变化雪天路面结冰后,摩擦系数大幅降低,车辆制动距离比正常情况延长3倍以上。积雪覆盖的路面更加危险,驾驶员难以判断路况,容易发生侧滑和追尾事故。据统计,降雪天气交通事故率比平时增加50%以上,其中追尾、侧滑是最常见的事故类型。行人安全风险行人在雪天路面行走时极易滑倒受伤,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湿滑的路面使人失去平衡,造成摔倒、扭伤等意外伤害。

雪天交通安全须知增强可见性上下学路上穿戴反光衣物或佩戴反光标识,在光线不足的雪天能够让驾驶员提前发现你,大大降低交通事故风险。正确过马路过马路时务必走斑马线,仔细观察信号灯和来往车辆。雪天车辆制动困难,要给司机预留足够的反应时间,切勿突然横穿。拒绝危险车辆严禁乘坐无牌照车辆、超载车辆和非法营运车辆。雪天路况复杂,只有正规车辆才能保障安全,家长也要为孩子选择可靠的交通工具。

减速慢行安全第一雪天驾驶,谨慎为本。车辆在结冰路面上必须降低车速,保持安全车距,避免急刹车和急转弯。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都是保障道路畅通的关键。

第二章防滑防摔,保护自己雪天路面湿滑是导致摔伤的主要原因。学会正确的行走技巧和应对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滑倒受伤的风险,让我们安全享受冬日美景。

雪地行走防滑技巧01选对鞋子穿防滑鞋底的鞋子,鞋底要有深纹路和良好的抓地力。避免穿高跟鞋、皮鞋或光滑底鞋,这些鞋子在雪地上摩擦力极小,极易滑倒。02调整步态走路时脚步放慢,步幅缩小,脚跟先着地,类似企鹅的走路方式。保持身体重心稳定,微微前倾,双手不要插在口袋里,以便随时保持平衡。03选择路线避免走在积雪覆盖的斜坡、台阶或未清理的路面。尽量选择已清理或撒过防滑材料的道路,远离井盖、地砖等特别光滑的地方。04保持专注行走时不要玩手机或做其他分散注意力的事情,眼睛要观察前方路况,提前发现危险区域并绕行,尤其要注意被雪覆盖的冰面。

雪天摔倒的常见伤害常见摔伤类型手腕骨折:摔倒时本能用手撑地,容易造成手腕、手臂骨折膝盖擦伤:跪地摔倒导致膝盖擦伤、挫伤或韧带损伤头部撞击:后仰摔倒时头部撞击地面,可能造成脑震荡髋部骨折:老年人侧摔时容易导致髋部骨折,需要手术治疗尾骨挫伤:臀部着地时容易伤到尾骨,疼痛持续时间长正确摔倒姿势当感觉要摔倒时,应尽量侧身落地,用肩膀和臀部的侧面着地,将冲击力分散。双手抱头保护头部,避免头部直接撞击地面。切记不要用单手撑地。65%雪天摔伤占比冬季摔伤事故中雪天摔伤占比3-5康复周期轻度摔伤平均康复时间(周)

防滑鞋安全保障一双合适的防滑鞋是雪天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选择鞋底柔软、纹路深的雪地靴,配合正确的行走方式,让我们在雪地上稳步前行。

第三章保暖防寒,远离冻伤寒冷的冬季气温骤降,如果保暖措施不当,很容易造成冻伤。了解科学的保暖方法和冻伤急救知识,是冬季健康的重要保障。

雪天保暖要点1多层穿衣法采用内层吸湿、中层保暖、外层防风的三层穿衣法。内层穿透气的棉质或速干衣物,中层穿羊毛衫或抓绒衣,外层穿防风防水的羽绒服或冲锋衣。2保护末梢部位戴帽子、围巾、手套,特别注意保护耳朵、鼻子、手脚等容易冻伤的部位。帽子要能遮住耳朵,手套要保暖防水,袜子要厚实透气。3控制户外时间避免长时间在户外停留,每隔30-40分钟进入温暖环境休息。如果衣物被雪打湿,要及时更换,防止体温过快流失。此外,要注意适度增减衣物。室内温暖时要适当减衣,避免出汗后再到户外受寒。出门前检查衣物是否完整,拉链、纽扣是否系好。

冻伤识别与急救早期症状识别皮肤发白或发紫、失去知觉、发麻刺痛、局部僵硬。冻伤分为四度,一度最轻(皮肤发红),四度最重(深层组织坏死)。正确急救措施迅速脱离寒冷环境,移至温暖房间。用38-40℃温水浸泡受冻部位20-30分钟,切勿用热水、火烤或直接加热。就医时机如果出现水泡、皮肤变黑、疼痛剧烈等情况,应立即就医。严重冻伤可能导致组织坏死,需要专业治疗。错误做法警示:不要用雪搓揉冻伤部位,不要用力按摩,不要弄破水泡,不要饮酒取暖。这些做法都会加重冻伤程度。

科学保暖健康过冬正确的保暖方法不仅能让我们舒适度过冬天,更能有效预防冻伤和感冒。记住保暖的关键:多层穿衣、保护末梢、适时增减。

第四章防溺水与冰面安全冬季河流、湖泊、池塘结冰,看似坚固的冰面实则暗藏危险。每年都有因贸然踏上冰面而发生的溺水事故,我们必须高度警惕,远离冰面危险。

冰面危险千万别冒险冰面为何危险自然水体的冰层厚度不均匀,表面看似结实的冰面下可能暗藏薄弱区域。特别是河流中心、入水口附近、桥墩周围等地方,冰层往往很薄,极易破裂。即使冰层看起来很厚,由于温度波动、水流冲击等因素,冰面也可能突然开裂。一旦落水,冰冷的水温会迅速导致体温下降,几分钟内就可能失去意识。高危区域河流、池塘、水库等天然水域公园人工湖、景观水面未经安全检

文档评论(0)

153****25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