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总则
为有效应对怀柔区可能发生的各类环境污染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区域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怀柔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怀柔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环境污染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1.工业企业生产事故导致的环境污染;
2.农业面源污染事故;
3.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事故;
4.生态环境破坏事故;
5.其他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事故。
三、组织指挥体系
1.成立怀柔区环保应急预案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全区环保应急工作。
2.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联络和应急处置。
3.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配合指挥部开展工作。
四、应急响应
1.预警
(1)根据环境污染事故的监测数据,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进行预警。
(2)预警信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及时发布。
2.应急响应
(1)启动应急响应,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2)各级应急响应启动后,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3.应急处置
(1)现场处置: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封锁,防止污染扩散。
(2)人员疏散:根据事故情况,组织受影响区域人员疏散。
(3)环境监测: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掌握污染情况。
(4)应急处置: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污染源,降低污染程度。
五、信息报告
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
2.环保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3.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向上级部门报告。
六、后期处置
1.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2.环境修复: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修复,恢复生态功能。
3.责任追究:对事故责任人依法进行追究。
七、保障措施
1.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资金保障:设立环保应急专项资金,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3.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物资供应。
4.技术保障:加强环保科技研发,提高应急处置技术水平。
八、附则
1.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预案由怀柔区环保应急预案指挥部负责解释。
3.本预案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第2篇
一、预案背景
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怀柔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
1.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的损害。
2.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三、预案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怀柔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1.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如化工事故、重金属污染、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等。
2.突发生态破坏事件:如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生物入侵等。
3.突发环境风险事件:如核与辐射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等。
四、组织体系
1.怀柔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3.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参与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响应
1.预警:根据监测信息,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进行预警,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初步响应: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全面响应: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现场处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扩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环境监测:对污染区域进行环境监测,掌握污染状况,为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6.应急保障:保障应急物资、设备、人员等资源,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六、信息报告
1.及时、准确、全面地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
2.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依法进行保密。
3.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向公众发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
七、应急结束
1.突发环境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污染源得到妥善处理,环境质量恢复正常。
2.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终止应急响应。
3.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八、保障措施
1.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应急物资、设备、车辆等资源。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4.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形成应急处置合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有效落实预防并发症、预防二次残疾的具体措施.docx VIP
-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教程 课件全套 第1--10章 C语言程序设计概述---文件.pdf
- AQ_T 3034-2022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docx VIP
- 中职院校教师资格证面试范文.docx VIP
- 勾股定理热点题型归纳(九大题型)解析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pdf VIP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1-100题) .pdf VIP
- 注销备案申请书.doc VIP
- 国开电大企业现场改善实务形考任务三参考答案.doc VIP
- 2025年山东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A类) .pdf VIP
- 吸毒案件典型案例分析报告总结.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