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题.docxVIP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题.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题

同学们,文言文学习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对我们理解现代汉语的根源有着深远意义。临近复习,掌握扎实的文言文知识点至关重要。本文精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知识点复习题,旨在帮助同学们梳理重点,巩固所学,提升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能力。这些题目力求贴近教材,突出核心考点,希望能为大家的复习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一、常见文言实词积累与辨析

文言实词是文言文的骨架,掌握常见实词的含义和用法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以下题目主要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2.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

4.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二)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鄙:目光短浅

B.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目:用眼睛看,示意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私:私下,偷偷地

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空:在空中

二、常见文言虚词意义与用法辨析

文言虚词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是理解文意的关键。请结合语境辨析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而:____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马说》)以:_________

3.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之:_________

4.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于:_________

5.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之:_________

(二)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人不知而不愠

B.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仓鹰击于殿上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三、特殊文言句式辨识与翻译

掌握特殊文言句式,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句子含义。请辨识下列句式类型,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辨识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填“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若为倒装句请具体说明)。

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2.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甚矣,汝之不惠!()

5.孔子云:何陋之有?()

(二)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特殊句式的特点。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4.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四、文言文阅读理解与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此处可选取一段初中教材中的经典短文,如《陋室铭》、《爱莲说》、《孙权劝学》、《河中石兽》(节选)等,或一段难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以下以《陋室铭》为例进行设计。)

[阅读材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有仙则名名:_________

2.惟吾德馨馨:_________

3.谈笑有鸿儒鸿儒:_________

4.无案牍之劳形劳形:_________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陋室的?表现了陋室主人怎样的情操?

(四)“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

参考答案与解析(部分提示)

一、常见文言实词积累与辨析

(一)1.同“悦”,愉快2.大腿3.更加4.打洞(名词作动词)5.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古今异义)

(二)C(私:偏爱)

二、常见文言虚词意义与用法辨析

(一)1.连词,表转折,却2.介词,按照3.代词,指曹刿4.介词,比5.结构助词,的

(二)A(A项均为连词,表转折;B项前者“把”,后者“因为”;C项前者“从”,后者“到”;D项前者表判断,后者表判断,但语气和结构略有差异,严格来说D项也可考虑,但A项更优)

三、特殊文言句式辨识与翻译

文档评论(0)

暴雨梨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