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高考古诗风格分析试卷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考生注意:
1.阅读下列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2.答题时,字迹工整,保持卷面清洁。
(一)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第1题。
秋兴八首(其一)
[唐]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萧森”之气的。并说明这种风格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二)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第2题。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这首词体现了苏轼怎样独特的人格魅力?请结合词句分析词人在风雨飘摇中展现出的心境和态度。
(三)阅读下面的这首元曲,完成第3题。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这支小令是如何通过一系列意象的组合来营造萧瑟、凄凉的秋日氛围的?这种风格与全曲表达的主题有何关联?
(四)阅读下面的这首清诗,完成第4题。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请分析这首诗在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上与以往咏物言志诗有何不同?这种不同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五)阅读下面的这首现代诗,完成第5题。
再别康桥
[现代]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5.这首诗在语言风格和意境营造上有哪些显著特点?这种风格如何服务于诗人表达的情感?
(六)比较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蝶恋花·春景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6.请比较这两首词在风格、意境和情感表达上的主要异同。苏轼的这些作品如何体现其词作风格的多面性?
---
试卷答案
(一)1.诗歌通过描绘巫山巫峡萧瑟的秋景——枫树凋零、空气阴森、江水汹涌、风云接地——营造了悲凉、动荡的氛围,体现了“萧森”之气。这种风格是杜甫晚期身处漂泊和战乱之中,忧国忧民心境的外化,体现了诗人悲凉、沉郁的心境。
(二)2.这首词体现了苏轼身处逆境仍旷达乐观、随缘自适的人格魅力。词人面对“穿林打叶声”的风雨不以为意,反而吟啸徐行,视“竹杖芒鞋”的简朴为胜过“马”,展现了安贫乐道、无惧风雨的豁达。词中“一蓑烟雨任平生”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人生风雨的坦然接受和超然态度。“也无风雨也无晴”则体现了经历风雨后的平静和悟境,展现了一种超越了外界环境变化的心境和哲学思考。
(三)3.这支小令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一系列衰败、凄清、孤寂的意象组合,从视觉、听觉、感觉等多个角度营造了萧瑟、凄凉的秋日氛围。这些意象共同指向了旅途的艰辛和人的孤独,“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主旨,这种凄清的风格直接服务于表达羁旅漂泊者的深切孤独和思乡之愁。
(四)4.这首诗在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上与以往咏物言志诗有所不同。以往咏物诗常直接将物象比附于自身品德,或较为含蓄地寄托情感。而龚自珍此诗则选取“落红”这一普遍意象,并未直接自我比附,而是着重描写落红“化作春泥”后的价值和作用,风格上更显积极、昂扬,富有哲理意味。这种不同体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仍心系国家前途,愿意牺牲自我、无私奉献的崇高情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5.这首诗语言风格轻盈、飘逸、华美,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将金柳比作新娘,将潭水比作虹,将星辉比作梦,将水草比作甘心沉溺者,营造出浪漫、美好的意境。意境上,诗人描绘了康河柔波、金柳艳影、青荇招摇、潭水虹影、星辉斑斓等如梦似幻的景象,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对理想的追求。这种飘逸、浪漫、优美的风格,恰当地服务于诗人表达对康桥的无限留恋和依依惜别的深情。
(六)6.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