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垂虹亭》含答案解析.docxVIP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垂虹亭》含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垂虹亭》含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词,完成小题。

【甲】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水调歌头·垂虹亭

张孝祥

舣棹①太湖岸,天与水相连。垂虹亭上,五年不到故依然。洗我征尘三斗,快揖商飚②千里,鸥鹭亦翩翩。身在水晶阙,真作驭风仙。

望中秋,无五日,月还圆。倚栏清啸孤发,惊起壑龙眠。欲酹鸱夷西子③,未办当年功业,空击五湖船。不用知余事,莼鲈正芳鲜。

【注】①舣(yǐ)棹:停船靠岸。②商飚(biāo):秋风。③鸱(chī)夷西子:相传范蠡辅佐勾践灭吴后,携西施隐居于五湖(太湖),自号“鸱夷子皮”。

29.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甲】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

B.【甲】文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关和向往。

C.【乙】词开篇与《念奴娇·过洞庭》泛览湖景相似,体现了作者“多在三湖七泽间”的生活经历。

D.【乙】词“三斗”“千里”用比喻手法表现了词人停船靠岸,五年后风尘仆仆来到垂虹亭的景象。

30.宋代胡仔《若溪渔隐丛话》评价【甲】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本词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和乙词不同。【乙】词词人以清旷之笔吟咏情怀,给人冷然洒然之感,情、景有机交融,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那么词中表达了词人登临垂虹亭时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词句加以分析。

【答案】

29.D

30.

(1)飘逸洒脱之情。太湖美景令词人在想象中仿佛置身水晶宫阙,成了驾驭长风的仙人。

(2)豪放之情。词人凭栏长啸,以至“惊起壑龙眠”。

(3)渴望建功立业。“欲酹鸱夷西子”表现了词人对范蠡功成身退的仰慕。

(4)无奈之情。“未办当年功业,空系五湖船”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只好退隐江湖的悲凉心境。(结合诗句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29.本题考查对诗词的分析、理解。

D.“洗我征尘三斗,快揖商飚千里”意思是:洗去我三斗远行中身上沾染上的尘土,与千里秋风拱手行礼。“三斗”“千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而非“比喻”;分析有误;

故选D。

30.本题考查对诗词情感的把握。

根据“身在水晶阙,真作驭风仙”可知,意思是:身体处于水晶阙,真的仿佛要驾驭着风得道成仙一般。表现了太湖美景,令词人在想象中仿佛置身水晶宫阙,成了驾驭长风的仙人。表达作者飘逸洒脱之情;

根据“洗我征尘三斗,快揖商飚千里”可知,意思是:洗去我三斗远行中身上沾染上的尘土,与千里秋风拱手行礼。表现作者心胸宽广,恣意豪放之情;

根据“欲酹鸱夷西子”可知,我想要像范蠡功成名就后携西施隐居于太湖。表现了词人对范蠡功成身退的仰慕;

根据“未办当年功业,空击五湖船”可知,我没有完成但年的功业,只能退隐江湖。慨叹自己功业未成,却无奈退隐江湖。抒发了作者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表现了壮志难酬的悲凉心境;

【点睛】参考译文

【甲】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通宵痛饮直至天明,大醉,趁兴写下这篇文章,同时抒发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

像中秋佳节如此明月几时能有?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高遥在上的宫阙,现在又是什么日子。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烟火暖人心肠。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常有阴晴圆缺,(想要人团圆时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

【乙】停船靠岸在太湖岸边,看到水天相接的景色。站在垂虹亭上,五年未曾游历,景色依然如故。洗去我三斗远行中身上沾染上的尘土,与千里秋风拱手行礼,鸥鹭依然翩跹飞翔。身体处于水晶阙,真的仿佛要驾驭着风得道成仙一般。

还有五日,就是中秋了,月依然是圆的。倚靠栏杆长啸,感受到内心的孤独,睡梦中也被惊醒,难以入眠。想要像范蠡功成名就后携西施隐居于太湖,但没有实现当年建功立业的愿望,只能枉然敲击着太湖的这条小船。不用知道我的事情,只知道太湖的莼鲈正鲜美就可以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