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烫伤”医案8例
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
本文提供中医治疗烫伤医案8例,以供大家参详。
1
陈××女24岁
初诊:1971年9月6日
下肢烫伤,住院已有三月,烫伤处曾大出血。
现发高热,体温达40℃,神志尚清,咽干燥,不能下咽,上腭红肿,言语蹇滞,大便数天方得一行,舌质红绛如朱莓,脉细。
以清热毒滋阴液为治。
川石斛12克 鲜芦根90克黄连6克 焦山栀9克 紫地丁30克 玄参12克 蒲公英30克 炒银花12克 黄柏9克鲜生地12克 天、麦冬各12克 黄芩6克 三剂
复诊:9月9日
服药后,腑气得通,解大便一次,体温下降至38℃,舌红,上腭仍肿,咽干好转,但饮食仍不能下咽。
续以原意加减。
生甘草9克 浙贝母9克 芦根30克 川石斛12克 焦山栀9克 玄参12克 蒲公英30克炒银花12克 黄芩6克鲜生地30克天、麦冬各12克黄柏9克 紫地丁30克五剂
三诊:9月15日
服上方五剂后,咽腭红肿已退,烫处红肿亦渐消,能咽质软少量食物,言语转清,身热已退,绛舌亦好转,惟大便仍干。
治宜滋阴养液法。
川石斛12克 紫地丁15克 当归9克 鲜生地30克生甘草15克 玄参15克 浙贝母9克 赤芍6克银花12克天、麦冬各12克全瓜蒌12克(杵) 十剂
按:烫伤可使津液耗损,同时防御机能减退而易致感染,本例烫伤合并感染,据其高热,舌绎,咽燥等现象,辨证为津液枯耗,热毒内盛,治疗用增液汤加石解、天冬、芦根以复津液,以黄连解毒汤加银花、紫地丁、蒲公英清热解毒。
在养阴退热的同时,使其热解津回,两者兼筹并进,故见效颇速。
三诊时热毒渐解,而阴液易亏难复,故加用养血滋阴等药,调理善后。前后共诊三次,以后调理出院。
何任
2
农药中毒
赵××,女,46岁,农民,1959年11月28日初诊。
患者两上肢肘部以及颈部肿约半横指厚,皮色焦褐为烫伤状,神志半昏迷,心中烦热,不能进饮食,二便不畅。
家属代诉:患者去水坑边洗衣服,误触被农药1059污染坑水而致中毒,初感全身不适,头晕,触水的皮肤有灼热感,如被水烫火燎。
手摸过的面部皮肤,随即紫褐。
曾在本地注射两针(不知何药)不效,故急来我院就诊,要求服中药治疗。患者中毒症状严重,毒热燔灼,内陷心营,症属危笃!急以凉开解毒为法,以冀转危为安。
处方:紫雪丹6克(1日量),分二次温开水冲服。
服药后大便一次,呈褐糊状,热臭味甚大,小便黄赤,神识渐清,烦躁大减,灼痛亦趋消失,已能入睡。
先后连服紫雪丹共84克,病告痊愈。
原按:农药1059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磷制剂,由于使用方法不妥,或不小心接触中毒者有之。
因其毒性剧烈,患者中毒后迅速进入昏迷状态,为延误治疗,往往可危及患者生命。
一般中毒后绝大部分患者均送医院急救,单独用中药治疗者较少,我们于11月用紫雪丹治愈的这一例,也是我们治疗农药中毒的第一例,因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曾劝其让西医抢救,但病家一定要求服中药,急给凉开解毒的紫雪丹。
紫雪丹清热解毒,醒脑,开窍,古人有解药毒的记载,但能不能解有机磷中毒,无据可查。
出乎意料的是患者服后,疗效相当满意。
根据紫雪丹的药理作用及病人服药后的病情变化,归纳为以下两点:①有机磷制剂是高效杀虫剂,毒性剧烈,故患者中毒后局部呈烫伤状,并很快进入半昏迷状态,从临床症状看很像热毒。
紫雪丹有清热解毒开窍的作用,从本例疗效来看,紫雪丹解毒开窍功能卓著,能解中药毒,并可解农药毒。②排毒是通过大小便来实现的,紫雪丹有泻下作用,患者服药后,小便黄赤,大便热臭难闻,随即症状大减,故解毒效果是和给毒素以出路分不开的。
(《临证医案医方》)
按:农药1059是剧毒类有机磷制剂,其主要毒理作用是抑制乙酰胆硷脂酶,造成乙酰胆硷积聚,而引起胆硷能神经和部分中枢神经功能的过度亢进。紫雪丹对该患疗效显著,当有对抗乙酰胆碱的作用,或恢复乙酰胆硷酸酶的活力。
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当进一步研究。
3
吴某,男,25岁。
初诊:1999年10月27日。
主诉及病史:上半身烫伤1小时。
因烧菜不慎,油锅着火,烧着汗衫背心,引起面颊、颈项、胸背、两臂、手部较大面积烧灼伤。
诊查:头面部灼伤红褐肿痛,胸背臂部大小水疱较多,创面疼痛甚剧,颈项腋部疱皮脱落,基底部显露红白相间,并有糜烂混浊渗液,其中Ⅰ°3%,浅
Ⅱ°10%,深Ⅱ°2%。
舌苔薄腻,舌尖红,脉滑数。
辨证:火燎肌肤,热毒外侵,阴津内伤。
治法: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处方:内服:生地15g金银花9g丹皮9g野菊花9g黄芩9g黄精15g天花粉18g石斛12g半枝莲30g生大黄6g(后下)生甘草3g
外用:清凉乳化油搽擦,1日4~6次,创面有脓腐及混浊渗液处,加用九一丹。3~5天后,红肿消退,水泡平塌,创面部分结痂,感染处脓腐已脱清,创面基底部呈红润面。
二诊:1999年11月6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