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肺痿”医案86例
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
本文提供中医治疗肺痿医案86例,以供大家参详。
1
某左。
肺经伏热,痰多而臭,咳嗽神乏,百节痛,防延肺痿,不可忽。
鲜沙参五钱桑白皮二钱,蜜水炙茯苓四钱甜瓜子七钱川贝四钱,去心竹茹三钱甘草节四分生米仁三钱黛蛤散七钱绢包地骨皮一钱五分白杏仁三钱,去尖丝瓜络一钱五分鲜芦根一两,去节
曹沧洲
2
肺家郁热蒸痰,痰多气秽。防吐脓血而成肺痿。
小生地桑白皮地骨皮川贝母橘白生石膏肥知母甜杏仁天花粉芦根
何书田
3
初患阳明挟邪停滞,迭投承气之剂而渐解;现在舌苔仍黄,口中秽热之气颇盛,咳痰带红,膈次满闷不舒。
此属肺胃郁火内燔,娇脏被伤所致,所以右脉沉弦而滞,二便不利。延久必成肺痿之候,难期速效也。
炒川连淡黄芩瓜蒌霜生苡仁赤苓广橘红黑山栀白杏仁生石膏芦根
复诊:昨用三黄加减法,大小便已通,而不甚爽利,舌苔仍带黄色,脉象弦而不数。
所嫌湿热下注,昨晚遗泄一次。
胃气终不贪纳,阳明之郁热未清,气机无由舒快。久恐延为阳疸之候,殊难速效。
再拟化热利便养胃法,以冀得谷为妙。
炒黄芩丹皮炒黄柏瓜蒌霜苡仁香粳米黑山栀知母鲜石斛甜杏仁赤苓芦根
又复:舌黄渐退,秽热之气稍减。
惟膈次不快,右寸关弦数有力,此属上中焦郁火未泄。再拟清通一法,得下窍润利为妙。
炒川连黑山栀杏仁生苡仁橘红淡黄芩瓜蒌仁通草赤茯苓青麟丸研冲
三复:迭投清通苦泄之剂,积垢积湿俱已清彻。惟脉形细软,胃气未旺。
从此静养,可冀痊安也。
细生地肥知母鲜石斛赤茯苓橘红石决明甜杏仁天花粉水梨肉
何书田
4
张左,哮喘多年,肺伤吐血,渐至咳嗽痰多,痰色黄稠,兼带青绿,有时腹满,运化迟钝。
脉形濡细,左部带涩。肺胃并亏,而湿滞中州。且作缓兵之计。
海蛤粉三钱川贝母二钱冬瓜子三钱炙款冬二钱淡秋石一钱炙紫菀一钱五分牛膝炭三钱云茯苓三钱煨磁石三钱金水六君丸六钱,二次服
二诊:痰饮凭凌于上,肾阴亏损于下,饮聚则成痰,阴虚则生热,热痰交蒸,所以咳血频来,痰黄青绿,热蒸痰郁,痰带臭秽。
脉形濡数。腹中不和。
将成肺痿重症,再作缓兵之计。
南沙参三钱川贝母二钱橘红八分,盐水炒冬瓜子三钱海蛤粉三钱炒枳壳一钱沉香曲一钱五分炙款冬二钱清阿胶二钱炒天冬二钱生谷芽一钱五分
张乃修
5
李某,男,61岁。初诊2009年4月27日。
主诉:反复气急、喘促3年余。
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气急、气促,诊断为两肺间质性肺炎。近3年来反复出现气急、气促,偶伴咳嗽、痰少,经抗炎、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可缓解。
现症:气急、喘促,咳嗽,痰白、量多,纳可,寐欠佳,二便调。舌淡白,苔白腻,脉滑。
中医诊断:喘病。
西医诊断:间质性肺炎。
辨证:肺肾两虚。
治法及方药: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健脾安神。三桑汤加减合甘麦大枣汤。
桑白皮9g 桑椹子9g 桑寄生12g 青皮9g 陈皮9g 嫩射干9g 姜竹茹9g 猪苓12g 茯苓9g 炙款冬花9g 炙紫菀9g 淫羊藿9g 女贞子12g 杜仲9g 浮小麦30g 炙甘草9g
大枣12g 14剂
二诊(2009年5月9日)服药14剂,气急、喘促缓解,偶有咳嗽,痰少,寐欠安,二便可。
舌淡白,苔白腻,脉滑。
桑白皮9g 桑椹子9g 桑寄生12g 青皮9g 陈皮9g 嫩射干9g 姜半夏9g 佛耳草12g
藿香9g 薏苡仁12g 猪苓12g 茯苓9g 浮小麦30g 炙甘草9g 大枣12g 14剂
随访药后诸症均愈,2月未发。
【按语】中医古代文献中无“肺纤维化”病名,但根据此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可以归属于咳嗽、喘病、痰饮、肺痿、肺痹、肺胀等病范畴,如《素问·玉机真藏论》:“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其病机复杂,病情亦复杂,常有热毒、痰浊、瘀 血、正虚相互勾结,而致本虚标实。
在疾病缓解期根据患者不同症状,在辨证施治的同时,加大益气固本之力,方能恰到好处,邪去正安。
在临证中,需重视对本病的预防和调护,嘱患者注意饮食起居,适当锻炼,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煎炸食品,戒烟酒,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邵长荣
6
赵某咳血音嘶已久。
木击金伤,肺痿已成,生气残矣。
方用北沙参、竹茹、毛燕、冬瓜子、丹皮、枇杷叶、知母、杏仁、藕节、白芨。
沈祖复
7
茂才虞葛来,少年多欲,醉饱无惮,初患胁痛,继而嘈杂,渐成反胃。
医久无效,邀家君往视,见面色如土,面上两颧稍带赤色,六脉细数,食饮即吐。
历览前方,颇不相胶,但四君、理中频服不瘳,知病不独在中州也。
信为无阴则吐耳,况诸呕吐皆属於火,而季胁又属肝肾之乡,即以地黄汤加石斛、沉香。
愈后一载,秋前旧症复发。
适家君有携李之行,干予诊治。
左关弦长,知怒气伤肝,故现独大之象,用加味逍遥散而安。
又两月,因劳忍肌恣酒感怒,前症蜂起,较前尤甚,六脉虚耎,胁痛胀闷,卧则气塞欲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