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注音版赏析与习题解析
一、带注音的原文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yuèhēixiànyúdēng,gūguāngyìdiǎnyíng。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wēiwēifēngcùlàng,sànzuòmǎnhéxīng。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二、译文
漆黑的夜空里,忽然透出渔灯的光亮,
那孤独的光点,像一只萤火虫在闪烁。
轻柔的微风掠过水面,簇拥起细碎的浪花,
渔灯的光芒瞬间散开,化作满河的星星。
三、重点注释
月黑(yuèhēi):指没有月光的黑夜,并非单纯“天黑”,而是强调环境的幽暗,为后文渔灯的出现做铺垫,类似杜甫“野径云俱黑”的意境。
见(xiàn):此处读“现”,意为“出现、显现”,而非“看见”(jiàn)。一个“见”字写出渔灯在黑暗中突然显露的惊喜感,暗合诗人“偶然瞥见”的观察视角。
孤光(gūguāng):指渔灯孤单的光亮,“孤”字既写渔灯的独处,也暗含诗人夜航时的孤寂心境。
簇(cù):动词,意为“聚集、簇拥”,将无形的风化为有形的力量,精准描绘出微风推挤浪花的轻柔姿态,比“吹”“起”等字更显细腻。
散作(sànzuò):“散”指光芒分散,“作”即“变成”,二字连贯写出光影从“一点”到“满河”的瞬间变化,藏着诗人猝不及防的欣喜。
四、作者介绍
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号初白,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诗人。他一生遍历南北,曾随康熙皇帝出巡四次,宦游途中的山水见闻成为创作的重要源泉。其诗歌学苏轼、陆游,以“意境清新、擅长白描”著称,主张“诗从眼前景、心中情自然流出”,不刻意雕琢却自有韵味。
他的代表作《敬业堂诗集》收录诗作五千余首,涵盖山水、边塞、民生等诸多题材,其中《舟夜书所见》因“以小见大、以俗见奇”的特色,成为流传最广的篇目之一,被收录于多个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中国诗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蔡义江评价其:“能从最普通的情景中找出诗趣,这正是查慎行的过人之处。”
五、写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年份已不可考,但结合查慎行的生平与诗歌内容可推知背景:
查慎行一生常乘舟出行,无论是赴京任职还是漫游江南,都留下了大量舟行诗作。此诗应是他某次夜航途中的即兴之作——在没有月光的夜晚,江面上一片漆黑,诗人本觉孤寂,却意外瞥见远处渔灯,随后微风起浪,光影变幻,这份突如其来的景致触动了他,于是提笔写下这二十字的短章。
从诗歌风格来看,它符合查慎行晚年“平淡中见深意”的创作特点,此时他已历经宦海沉浮,更能从细微景物中体味生活的惊喜,正如诗中从“孤光一点”到“满河星”的转变,暗含着“孤寂中的豁然”。
六、相关知识梳理
(一)体裁与格律:五言绝句的精巧之美
本诗为标准五言绝句,四句二十字,格律严整:
平仄:首句“月黑见渔灯”(仄仄仄平平),次句“孤光一点萤”(平平仄仄平),符合仄起首句入韵式,读来轻柔舒缓,与夜航的宁静氛围契合。
对仗:后两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虽非严格对仗,但“微微”对“满河”(数量词相对)、“风”对“星”(名词相对),暗含对仗之美,体现了古典诗歌的凝练特质。
(二)表现手法:白描与动静结合的妙用
白描手法:全诗未用华丽辞藻,仅以“月黑”“渔灯”“风”“浪”等寻常景物,勾勒出夜航图景,正如清华大学傅璇琮教授所言:“这是白描之作的上品,只有观察细致者才能道出。”
动静转换:前两句“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写静景,渔灯如萤,静谧无声;后两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写动景,风催浪起,光影流动。从静到动的转变,让画面瞬间鲜活,暗藏诗人心境的起伏。
虚实相生:“孤光一点萤”是实写渔灯,“散作满河星”是虚写光影,虚实结合中,“一点”与“满河”形成强烈对比,让狭小的渔灯化作广阔的星河,意境骤然开阔。
(三)意象对比:渔灯与星河的文化内涵
诗中“渔灯”与“星”是核心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各有深意:
渔灯:常象征“孤独与希望”,如张继“江枫渔火对愁眠”,此处渔灯既是黑暗中的光亮,也暗合诗人的孤独处境。
星:常象征“广阔与璀璨”,此处“满河星”并非真实星空,而是渔灯的倒影,诗人将倒影比作星,既写光影之美,也暗含“平凡事物的不凡一面”。
七、全诗赏析
(一)视觉变化:从“一点”到“满河”的惊喜
首联“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开篇便营造出幽暗的氛围——没有月光的夜晚,江面漆黑一片,就在这极致的暗里,渔灯突然显现,像一只萤火虫在风中闪烁。“一点”二字极妙,既写出渔灯的渺小,又突出它在黑暗中的醒目,这份“于无声处见光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