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北京师大天津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VIP

天津市河西区北京师大天津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A.讪讪(shàn)憎恶(zēng)纤细(qiān)娇嗔(chēn)

B.罅隙(xià)迸涌(bèng)荫蔽(yīn)摈弃(bìng)

C.炽热(chì)讷讷(nè)间歇(jiàn)踌躇(chóuchú)

D.怅寥廓(guó)浪遏飞舟(è)挥斥方遒(qiú)百舸争流(gě)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

A.贪婪怂勇羞涩虔诚

B.婉转晨曦醇酒霞蔚云蒸

C.耕耘雕琢慰籍酣畅淋漓

D.洪涛捣破闺阁赡前顾后

3.下列文学常识有误一项()

A.《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中国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文学家、诗人、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开创了现代新诗的自由诗。

B.《红烛》作者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提出“三美主义”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C.《致云雀》作者法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抒情诗和政治诗。

D.《劝学》选自《荀子集解》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年思想家。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33分)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中:合于。B.虽有槁暴暴:晒干。

C.假舆马者假:借助。D.君子生非异也生:出生。

5.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B.登高而招

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D.蟹六跪而二螯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B.假舆马者假:借助。

C.而神明自得神明:神仙。

D.虽有槁暴槁暴:风吹日晒而干枯。

7.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君子生非异也

C.以为轮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8.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智慧。

B.而闻者彰彰:清楚。

C.而绝江河绝:横渡。

D.吾尝跂而望矣跂:踮起脚尖。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青,取之于蓝②而寒于水B.①使之然也②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①故木受绳则直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①登高而招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0.下列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上食埃土B.非能水也C.而神明自得D.其曲中规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锲而舍之②蚓无爪牙之利

B.①以为轮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①吾尝终日而思矣②吾尝跂而望矣

D.①蛟龙生焉②圣心备焉

1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和现代汉语的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以为轮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D.下饮黄泉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的作者荀况,是春秋后期赵国人,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B.《劝学》的“劝”是“勉励”的意思。

C.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

D.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14.下面对《劝学》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举例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D.随着作者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劝学(节选)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②,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潃③,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