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科举模拟笔试题库及答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唐科举模拟笔试题库及答案

一、帖经(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贞观之治的开创者是______,其年号“贞观”共计______年。

唐代科举常科中,最为重要的科目是______和______。

诗仙李白被誉为“”,其代表作《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下一句是。

安史之乱的发动者是______和______,叛乱持续______年。

唐代三省六部制中,负责审议政令的是______省,六部隶属于______省。

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和《》,其诗歌被称为“”。

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______,首创______制度,扩大科举取士范围。

唐代长安城的核心商业区被称为______和______,分东西两处。

王维的诗歌被赞为“”,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的下一句是。

开元盛世的主要缔造者是______,其任用的著名宰相有______和张九龄。

二、墨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简述唐代科举制度与隋代科举的主要区别。

简析“玄武门之变”对唐代政治格局的影响。

唐代诗歌繁荣的社会背景有哪些?

简述“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及推行意义。

说说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举2例即可)。

解释“藩镇割据”的含义,及其对唐朝衰落的影响。

三、策论(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试论唐太宗“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结合具体史实谈谈对治国理政的启示。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试从诗歌、书法、绘画三方面举例说明其文化成就,并分析其繁荣原因。

参考答案

一、帖经

李世民;23

进士科;明经科

谪仙人;千金散尽还复来

安禄山;史思明;8

门下;尚书

潼关吏;诗史

周;殿试

东市;西市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玄宗(李隆基);姚崇

二、墨义

①隋代科举仅设明经、进士等少数科目,唐代科目增多(如秀才、明法、明算等);②隋代取士人数少,唐代扩大录取规模,且允许平民应试;③唐代完善考试程序,增设殿试、省试等环节,隋代以地方荐举为主;④唐代科举与铨选结合,成为官员选拔主要途径,隋代科举尚未完全取代察举制。

①李世民通过政变登基,打破嫡长子继承制,对后世皇子争位产生一定影响;②政变后李世民重用魏征、房玄龄等贤臣,推行开明政治,为贞观之治奠定基础;③削弱关陇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确立三省六部制的实际运行机制。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诗歌创作提供稳定环境;②科举制度以诗赋取士,推动文人钻研诗歌;③经济繁荣,物质生活富足,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④中外交流频繁,多元文化融合,丰富诗歌题材;⑤统治者重视文化,唐玄宗等帝王亲自参与诗歌创作,形成尚文风气。

内容:①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税,以土地和财产为依据征税;②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限六月缴清,秋税限十一月缴清;③不论主户、客户,一律在居住地纳税;④无固定住处的商人,按财产的三十分之一征税。意义:①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制度,减轻了无地或少地农民的负担;②扩大征税范围,增加政府财政收入;③简化税制,便于征收管理,适应了唐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①玄奘西行印度取经,带回佛经657部,翻译佛经75部,著《大唐西域记》,促进佛教中国化;②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建筑、医药等技术,日本派遣遣唐使19次,学习唐代政治、文化、文字等,推动日本大化改新。

含义:安史之乱后,唐朝为安抚叛乱降将,任命节度使管辖地方,节度使拥有军政财大权,逐渐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称为“藩镇割据”。影响:①中央集权被削弱,朝廷无法控制地方财政、军事;②藩镇之间相互攻伐,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③长期战乱导致经济衰退,政府财政枯竭;④藩镇势力不断壮大,最终成为唐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策论

【核心要点】

①唐太宗纳谏的史实:重用魏征(前后进谏200余次)、杜如晦等谏臣,允许大臣当面批评朝政,如魏征反对封禅、质疑李世民纳谏诚意等事例。

②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纳谏使李世民及时纠正错误决策(如停止修建洛阳宫),制定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广开言路促进政治清明,减少腐败与冤案;凝聚大臣智慧,完善制度(如科举、均田制),推动经济恢复与社会稳定。

③启示:治国需虚心听取不同意见,避免君主独断专行;建立有效的谏诤制度,保障言论自由;统治者应正视自身不足,以民为本,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核心要点】

①文化成就举例:

诗歌:李白(浪漫主义代表,《蜀道难》《望庐山瀑布》)、杜甫(现实主义代表,“三吏三别”)、白居易(新乐府运动,《长恨歌》《卖炭翁》),唐诗数量达5万余首,形成五言、七言律诗、绝句等成熟体裁。

书法:颜真卿(楷书“颜体”,《颜勤礼碑》)、柳公权(“柳体”,《玄秘塔碑》)、怀素(草书,《自叙帖》),

文档评论(0)

151****94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