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致谢
在浙大6年的求学生涯即将结束,这6年里既有欢声和笑语,也有苦涩和迷
茫,更多的却是满满的收获和成长。这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得到了很多人的
帮助与关怀,在此向各位致以我由衷的感谢和祝福。
首先,非常感谢我的导师高翔教授。当我在科研上遇到难题时,高老师总会
给我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帮我走出困境,此外他还经常关心我的生活。本
课题从选题到定稿,都凝聚着高老师的心血和汗水。高老师治学严谨,眼光独到,
善于抓住核心问题,而且对待科研高标准严要求,这都深深的影响了我。高老师
是科研工作者的榜样和典范,他身上的闪光点值得我用一生去学习。
感谢导师组的郑成航教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在科研中我犯得每个错误,郑
老师都不厌其烦的帮助我逐一改正,在每周的组会上,郑老师总是能够指出我工
作中的欠缺和不足之处。郑老师工作刻苦认真,节假日也经常能够看到他在办公
室工作。感谢导师组的岑可法院士,在百忙之中仍然多次抽出时间指导我的课题
研究,深切关注同学们的科研问题,对我的不足之处的批评和当我面对难题时对
我的鼓励,我感激不尽。
感谢流化床课题组倪明江教授、骆仲泱教授、方梦祥教授、程乐鸣教授、周
劲松教授、王勤辉教授、王树荣教授、施正伦研究员、余春江教授、肖刚教授、
张彦威教授、罗坤教授、陈玲红教授、王智化教授、吴学成教授和王涛教授给予
我的指导和帮助,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和悉心指导,让我在科研过程中少走了许多
弯路,你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和蔼的态度,使我受益良多。感
谢课题组的张涌新高工、翁卫国博士、吴卫红老师、赵健高工、周志颖、张成建、
苏秋凤、徐甸、顾胜楠、张悠、王丁振、周灿等在我博士生涯中对我学习和生活
中的帮助。
感谢课题组的竺新波老师、曲瑞暘老师、陆燕老师和姚龙超老师给予的关心
和指导。感谢软课题小组的史建勇师兄、黄薇薇师姐、金侃师兄、沈佳丽和邵弈
欣,难忘那曾经共同奋战过的日子。感谢许希师兄、常倩云师姐、纪培栋师兄、
覃睿师兄、张军师兄、耿雪威师姐、车宇师兄、杨正大师兄、朱唯卓师兄、王耀
霖、赵冲、李存杰、郭一杉等同门的帮助,祝你们前程似锦。还有出版社216的
诸位师弟师妹,感谢你们的陪伴与支持,祝你们科研顺利多出成果。感谢我的室
友胡文硕博士和戴琪博士,在困难的日子里相互帮扶。
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你们给予我的关怀和支持,你们的宽
容和无私的爱我永生铭记,祝您们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杨航
2020年3月
摘要
VOCs是大气污染物中PM2.5和地表臭氧的重要前体物之一,目前以石油化
工行业为代表的工业源排放的VOCs已成为我国大气中VOCs的主要来源。近年
来我国化工园区的数量迅速增加,化工园区排放的VOCs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化工园区排放的VOCs会严重影响周边地区环境空
气质量,同时由于各企业所属的行业分类及其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排放的VOCs
组分种类较多,包含有多种有毒有害成分,会严重影响周边地区居民的正常生活。
本文针对化工园区内多种污染源共存和VOCs排放成分复杂的问题,首先研究了
化工园区内不同污染源的VOCs排放特征,建立了基于进化算法的VOCs动态排
放特征研究方法,然后进一步研究了复杂气象条件下化工园区VOCs排放的区域
扩散特性及对周边空气质量的影响,建立了环境敏感点污染物浓度的快速预测方
法,构建了敏感点污染物的溯源方法并研究了典型VOCs排放处理设施的运行经
济性,最后相关研究结果与方法在某化工园区异味评价与监管平台上得到了应用。
研究了化工园区内典型企业的各生产环节的VOCs排放特征。以某化工园区
内的5家典型企业为例,对各典型企业的不同生产环节产生的废气进行了采样并
采用GC-MS系统对样品进行了离线检测,得到了不同生产环节的VOCs排放特
征。此外,通过对比分析VOCs排放处理设施的进出口废气中不同VOCs组分浓
度的变化特性,研究了不同技术对不同VOCs组分的减排效率。对VOCs排放特
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各企业排放的VOCs的主要来源为生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