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七年级语文2025年秋季期末冲刺模拟卷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他全神贯注地()(zhuān)于研究,常常()(shì)到深夜。
注音:①________②________
解释:贯注:A.专注,集中;B.贯穿,连通。
深夜:A.深夜时分;B.深厚的夜色。
(2)这片古老的城墙,历经()(shí)代风雨,依然()(jiàn)立。
注音:①________②________
解释:历经:A.经历;B.历史上。
立立:A.站着;B.建立起来。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1)看到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感人事迹,我们深受()()。
(2)对于这个复杂的问题,我们需要()()地进行分析,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3)这位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活动,使我懂得了奉献的意义。
B.他的发言热情洋溢,内容丰富多彩,给everyone留下了深刻印象。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是否尊重他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4.请用“虽然……但是……”句式,重新修改下面这句话:
看到他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很多,我为他感到高兴。但是他还是不够谦虚。
5.默写。
(1),病树前头万木春。
(2),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3)莫愁前路无知己,。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9题。
《伯牙善鼓琴》(节选)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通“猝”)逢暴雨,止于岩下。有间,乃援琴而鼓之。初为《寡妇吟》之操,更()《水仙操》。子期听之,言曰:“善哉,哀()()其志!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伯牙遂伯子期死,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听者。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善:________
(2)峨峨:________
(3)卒:________
(4)更:________
(5)哀:________
(6)复:________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8.这则短文主要写了伯牙和钟子期的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二人怎样的特点?
主要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特点:伯牙________,钟子期________。
9.你如何理解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的行为?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0-14题。
《那树》(节选)
那树在河岸,是“老伙计”了。每次我到河湾,总得看看它。它不说话,在风中站着。我到河湾时,它也到季节里该有的样子了。春天,它伸展出满树的新叶,青翠,伶仃;夏天,满树葱郁,浓得化不开;秋天,叶子由绿转黄,一片片落下来,落在水上,像一只只疲倦的蝴蝶;冬天,它站在寒风里,枝干伸得很舒展,像在张望。
我最后一次到河湾,是去年冬天。树还是那树,只是叶子落尽了,枝干伸向天空,在寒风里摇曳。河是枯了,河床露出大片的泥土,灰黄,干裂。我坐在树下,看枯枝在风中呜咽。那树,也老了,满身都是沧桑,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它站在那里,好像在等我,又好像什么都没发生。我走的时候,它还是那样站着,在风中。
后来,河湾盖了房子,那树在房子中间。房子盖得很高,盖得很新,只有那树,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显得有些多余。工人们几次想把它砍掉,都被我拦住了。我说,它是老伙计,不能没有它。工人们便不再言语。那树就在房子中间,绿着,也黄着,也落着叶子。我有时路过,会看看它。
再后来,我离开了那河湾。听说,那树还在,立在房子中间,绿着。
10.文章围绕“那树”,写了它在不同季节里的哪些景象?
11.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2.“我”最后一次到河湾时,看到的那棵树有什么特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