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老陈醋生产工艺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山西老陈醋生产工艺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老陈醋生产工艺规程》编制说明

一、工作概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创新中心(陈醋智造技术)提出,归口山西省食品工业协会,旨在规范山西老陈醋的传统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与产业标准化水平。项目依托国家陈醋智创平台,由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山西省标准计量技术研究院)牵头,联合省内多家食醋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共同起草。

(二)起草单位及起草

1.起草单位: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山西省标准计量技术研究院)。

2.起草人见表1

表1起草人信息表

序号

姓名

在项目中的角色

工作部门

职称/职务

1

康然

标准主持人

食品与粮食检验技术研究所粮油检验技术研究室

工程师/室副主任

2

孙红奎

标准参与人

食品与粮食检验技术研究所食品添加剂室

高级工程师/室主任

3

魏利清

标准参与人

食品与粮食检验技术研究所粮油检验技术研究室

工程师/检验员

4

行江水

标准参与人

食品与粮食检验技术研究所粮油检验技术研究室

工程师/室主任

5

孙丽萍

标准参与人

食品与粮食检验技术研究所质量科技科

正高级工程师/科员

6

弓耀忠

标准参与人

食品与粮食检验技术研究所

正高级工程

序号

姓名

在项目中的角色

工作部门

职称/职务

师/副所长

7

张云鹏

标准参与人

食品与粮食检验技术研究所粮油检验技术研究室

工程师/检验员

8

吴小娟

标准参与人

食品与粮食检验技术研究所粮油检验技术研究室

工程师/检验员

9

李奕萱

标准参与人

食品与粮食检验技术研究所粮油检验技术研究室

工程师/检验员

(三)简要起草过程

1.前期调研与资料收集阶段(2024年6月~2024年9月)

起草组全面收集并研究了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如GB/T19777、GB2719、SB/T10305等)、学术文献及技术资料。同时,对山西老陈醋产业的现状、传统工艺特点及现代生产实践进行了初步调研,为标准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2.企业调研与工艺研讨阶段(2024年10月~2025年05月)

本阶段是标准起草的核心环节。起草组深入山西省内多家具有代表性的老陈醋生产企业(包括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紫林醋业股份有限公司等)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交流。

调研内容:重点围绕原料处理、大曲制作与使用、酒精发酵、固态醋酸发酵、熏醅、淋醋、陈酿等关键工艺环节,详细调研各企业的实际操作流程、技术参数控制范围(如温度、时间、比例)、质量控制点以及凭借经验掌握的诀窍。

数据收集:通过与企业技术负责人、一线老师傅座谈研讨,收集

整理了各环节广泛采用且有效的工艺参数范围,并就当前行业中存在的工艺差异和共性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寻求既能传承传统特色又能保证质量稳定性的最佳实践。

3.数据汇总、标准起草与编制说明编写阶段(2025年06月~2025年07月)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起草组对从多家企业收集到的工艺数据、技术要点和建议进行了系统性的汇总、分析和论证。综合考量传统工艺精髓、现代食品安全要求及生产的可操作性,确定了标准中各工艺环节的关键技术参数。据此起草了《山西老陈醋生产工艺规程》标准文本征求意见稿,并同步编写了本编制说明。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首,以其“绵、酸、香、甜、鲜”的独特风味和悠久的酿造历史享誉海内外,不仅是山西的一张靓丽名片,更是中华民族传统酿造技艺的瑰宝。然而,在其产业发展和传承保护过程中,长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制定本《生产工艺规程》标准,具有极其紧迫的现实必要性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一)是规范生产工艺、稳定产品质量的迫切需要。目前,山西老陈醋的生产,尤其是核心的酿造环节,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老师傅的个人经验与“口传心授”。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的不同生产批次间,在原料配比、发酵温度与时长、翻醅次数、熏醅火候等关键工艺参数上存在差异,导致最终产品的风味、口感、理化指标难以保持

高度稳定和一致。这种“凭经验、靠感觉”的生产模式,已成为制约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通过制定本标准,将传统经验转化为可量化、可复制、可验证的标准化参数(如明确大曲添加比例、各发酵阶段的温控范围与时长、熏醅温度曲线等),能够从根本上规范生产操作,有效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波动,确保每一瓶山西老陈醋都能具备稳定且卓越的品质,维护品牌声誉。

(二)是保护传统技艺、实现活态传承的关键举措。山西老陈醋“蒸、酵、熏、淋、陈”五大传统工艺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智慧,但其技艺传承正面临后继乏人的风险。制定详细的生产工艺标准,是对传统酿造技艺进行系统梳理、科学总结和文本化保存的过程。它将无形的经验固化为有形的规范,成为培养新一代技术人才的权威教材,确保传统技艺的精髓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