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测验用)2025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docVIP

(复习测验用)2025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P2)

观察要确定观察目的、明确观察对象、做好观察记录并能够交流观察结果。

第二节生物的特征(P7)

1.生物的特征:

(1)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②人或多数动物能够以植物或者其他动物为食。

(3)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获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如:①朵朵葵花向太阳;②杏树受阳光刺激而“红杏出墙”;

③人在寒冷时打寒战。

(5)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种瓜得瓜”是遗传,“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是变异。

(7)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①植物落叶;②动物排汗、排尿。

2.识别以下是不是生物:

珊瑚(×),珊瑚虫(√),病毒(√),电脑病毒(×),生石花(√),钟乳石(×)、石笋(×)。

Ps.石笋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自然现象

第二章认识细胞第一章学习使用显微镜(P12)

1.认识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

2.单目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1)对光调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调节遮光器,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③一只眼向目镜内看,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光圈等到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2)调焦观察:

④把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移动玻片标本,将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心。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

物镜,防止物镜镜头与玻片接触。

⑥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另一只眼要睁开,便于画图),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注意:先粗后细,镜筒先降后升)

⑦如果需要用更高倍数的物镜观察,应将要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转换物镜,用

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后观察。

3.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目反物正)

4.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5.显微镜成像特点:倒象,所以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的物像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如果物象在视野右上方,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才能将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同向法,移出视野之外则相反)

7.视野中的污点判断位置: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物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物镜上如果污点不移动,则其在玻片标本上。

8.光线强时使用平面镜,小光圈;光线弱时使用凹面镜,大光圈。

9.当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暗(填“亮”或“暗”)看到玻片上的范围越小。

10.应该用擦镜纸擦拭显微镜镜头。

第二节植物细胞(P18)

1.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一定是薄而透明的,所以要将材料制作成玻片标本。

(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是:

①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

②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③撕: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④展:在清水滴中展平。

⑤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盖在水滴上。这是为了避免产生气泡。

⑥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1-2滴碘液,

⑦吸: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让碘液浸润整个标本。(染色为了让细胞核染成深色更容易看清楚。)

(2)玻片标本按照取材不同可分为:

eq\o\ac(○,1)切片:切取生物材料eq\o\ac(○,2)涂片:液体生物材料eq\o\ac(○,3)装片:撕取、挑取、微小生物等(剩下)

(3)玻片标本按照保存时间不同可分为:永久玻片(长期保存)和临时玻片(不能长期保存)

右图是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会画和识记)

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的是细胞壁;

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是细胞膜;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其中含有遗传物质DNA;

细胞质中有液泡;液泡内的液体称为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无机盐、糖类、色素等物质。

细胞质中还有线粒体。

植物体的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中还有叶绿体。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碧”与叶绿体有关,“红”与液泡有关。

第三节动物细胞(P23)

1.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有线粒体。

2.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不同点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绿色),通常没有液泡。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解忧工作室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个人从事办公室工作多年,对文章撰写处理较为擅长,如你遇到写作上的困扰,也许我就是你的良师益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