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运动会采访通讯稿范文
秋日赛场上的青春答卷——第45届校运会深度纪实
开篇:被点燃的秋日
10月18日清晨,阳光体育场的塑胶跑道还凝着露水,红色的跑道线已像燃烧的火焰,将秋日的凉意驱散。第45届校运会在这里拉开帷幕——主席台上的横幅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青春无畏,逐梦扬威的字样;看台上,各班的加油牌连成彩色的海洋,手持喇叭的班主任声音沙哑,却比任何音响都更有穿透力;跑道边,医疗箱的拉链敞开着,云南白药和冰袋整齐码放,像随时待命的士兵。
这一天,没有职业运动员的光环,却有着最纯粹的热爱;没有商业赛事的包装,却藏着最动人的故事。当发令枪响,当汗水滴落在跑道,当沙坑扬起尘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比赛结果,更是一群少年用脚步丈量过的坚持,用力量对抗过的极限,用团队书写过的青春。
百米赛道:0.01秒背后的1460天
各就各位——预备——砰!
下午2点的百米决赛,发令枪的余音还在体育场回荡,高二(3)班的李明已像离弦的箭冲出起跑器。他的钉鞋在跑道上划出两道白痕,蓝色运动服上的号码布108随风抖动,最终以10秒58的成绩撞线,打破尘封3年的校运会纪录。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成绩背后,是1460天的坚持。
其实我差点来不了。赛后,李明扶着膝盖大口喘气,额前的碎发被汗水黏在皮肤上,两个月前训练时右膝韧带拉伤,医生说至少休息4周。那段时间,他每天放学后都躲在体育馆角落,看着队友们冲刺,自己却在跑步机上慢走,步履蹒跚。
他那天突然跟我说,教练,我想试试绑着护膝跑。田径队教练张老师回忆,当时他直接拒绝了——百米决赛的冲击力,对伤膝盖是巨大的考验。但李明没有放弃:每天早上6点,当其他队员还在休息时,他已经来到操场,做静态拉伸;放学后,他加练核心力量,平板支撑从1分钟做到5分钟,腰腹肌肉练到发抖;晚上回家,他用弹力带做康复训练,膝盖上的护膝磨出了破洞,里面垫着两层纱布。
决赛那天,李明的起跑反应时间只有0.12秒,比平时快了0.03秒。前30米我其实没发力,怕膝盖承受不住,但跑到60米时,听到看台上我们班的加油声,突然觉得什么疼都忘了。他冲过终点线后,直接跪倒在跑道上,泪水混着汗水滴进红色的跑道里——那是1460天里,他第一次在赛场上流泪。
10秒58,比他个人最好成绩快了0.03秒。张老师拿着秒表,手微微颤抖,这0.03秒,是他用无数个再坚持一下换来的。
五千公里:用呼吸对抗极限
女子3000米决赛的枪响时,阳光已有些偏西。跑道上,高三(1)班的王芳穿着洗得发白的运动鞋,脚步沉稳,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羚羊。她的呼吸节奏均匀,每两步一吸气,两步一呼气,手臂摆动幅度不大,却充满力量。
最后一圈,当其他选手开始减速时,王芳突然加速——她的瞳孔里只有终点线,耳边是自己的心跳声,咚、咚、咚,像战鼓一样擂在胸腔。1分30秒,最后一圈;1分15秒,超越第三名;1分05秒,冲线!16分32秒,打破校运会纪录,比第二名快了整整23秒。
其实我差点放弃了。王芳坐在终点外的草坪上,接过队友递来的水瓶,手还在微微发抖。3000米比赛,最考验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从第5圈开始,她的双腿像灌了铅,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喉咙里泛着一股血腥味。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停下来,走两步。
但她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两个画面:一个是暑假集训时,她在操场上跑崩了,教练追着她喊:王芳,想想你为什么开始跑步!她当时哭着说:为了中考体育满分。另一个是上周,她看到队友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照片里的她,在操场边扶着栏杆喘气,配文是芳姐,我们等你回来。
那天教练跟我说,跑步是孤独的,但不是一个人的。王芳说,从第6圈开始,她调整呼吸,用200米目标法分解距离:跑200米,就到那个弯道;再跑200米,就到那个旗杆。不知不觉,就到终点了。
她的跑鞋鞋底已经磨平了纹路,鞋边开了胶。这双鞋陪我跑了5000公里。王芳轻轻抚摸着鞋尖,从初二开始,我每天放学跑5公里,周末跑10公里,下雨就在体育馆跑台阶。5000公里,相当于从我们学校跑到北京。
比赛结束后,队友们把她抬起来抛向空中,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其实我没想过破纪录,她说,我只是想证明,那个曾经跑800米都要走一半的自己,也能站在这里。
跳高杆:1厘米里的365次失败
男子跳高决赛的横杆已经升到1.82米,阳光照在杆子上,反射出刺眼的光。高三(5)班的张伟站在助跑起点,深吸一口气,眼睛盯着横杆,像盯着一个老对手。
他的助跑节奏由慢到快,起跳时身体腾空,右腿一摆,左腿一收,整个人像一张拉满的弓,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横杆微微晃动,但没有掉落。1.82米,成功!
其实我之前怕得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