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考语文高频主题作文10套(含立意与素材)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
模拟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黑神话:悟空》以虚幻引擎还原榫卯结构之美,让传统神话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子弹库帛书归国,用战国文物印证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李子柒的田园视频跨越国界,让世界读懂中国烟火。从传统符号到现代表达,文化的“守”与“创”始终牵动人心。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
核心立意
守文化根脉,拓创新路径
传统为体,科技为翼:文化传承的时代密码
从“出土”到“出圈”: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素材锦囊
正面素材:《哪吒之魔童闹海》集结百余家公司协作,以现代动画技术诠释传统神话;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用水下舞蹈演绎《祈》,重现楚辞美学。
理论素材: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论述。
结构框架
开篇:以《黑神话:悟空》的文化热度破题,提出“守正创新方为文化传承之道”的中心论点;
分论1:谈“守正”——子弹库帛书归国印证文化根脉不可断,列举非遗传承人坚守技艺的案例;
分论2:谈“创新”——结合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播的实例,分析创新对文化“破圈”的作用;
结尾:联系青年身份,呼吁以“守”承文明,以“创”续华章。
二、青年担当与时代使命
模拟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左希迎教授指出:“青年在动荡变革期需要明确自身角色,用国家视角思考问题,站在青年位置落笔。”从芯片研发实验室里的青年工程师,到“写信给李华”的跨文化交流使者,当代青年正以不同方式回应时代召唤。
请以“青年与时代的交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核心立意
以青春之力,筑时代之基
于变局中担当,于坚守中成长
小我融入大我:青年的时代答卷
素材锦囊
人物素材:“90后”芯片工程师吴忌寒带领团队突破技术封锁;留学生在海外自发传播中国真实故事,呼应“小红书写信给李华”热潮。
名言素材:“青年者,国家之魂”(李大钊);“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习近平总书记)。
结构框架
开篇:用排比句式勾勒当代青年群体画像,引出“青年担当是时代发展的核心动力”的论点;
分论1:论青年在科技攻坚中的担当——结合芯片研发案例,分析青年的创新锐气;
分论2:论青年在文化传播中的使命——以跨文化交流实例,阐释青年的沟通价值;
结尾:引用名言升华,强调青年当“以吾辈之青春,护盛世之中华”。
三、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
模拟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AI技术快速发展,既能辅助学生文言理解,也引发“责任归属”“人性价值”的争议;文博会现场,机器人弹古筝的表演令人惊叹,却也有人追问“技术能否替代人文温度”。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成为时代热议的命题。
请结合材料与现实,写一篇议论文。
核心立意
科技为骨,人文为魂
以科技赋能人文,以人文校准科技
科技创新当守“人性底线”
素材锦囊
正面素材:AI辅助古籍修复技术,让《永乐大典》残页重现生机;医生借助AI诊断系统提升诊疗精度,体现技术的人文价值。
反面素材:某AI绘画工具因缺乏人文思考,生成内容同质化严重;算法推荐导致“信息茧房”,削弱人的独立判断。
结构框架
开篇:以机器人弹古筝的场景切入,提出“科技与人文当共生共荣”的中心论点;
分论1:科技助力人文传承——列举AI修复古籍等案例,论证技术的赋能作用;
分论2:人文规制科技发展——结合“信息茧房”问题,分析人文思考对技术的校准意义;
结尾:呼吁科技发展兼顾“效率”与“温度”,实现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四、和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模拟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俄乌冲突、巴以冲突持续发酵,让“和平”成为全球共同的期盼;中国维和部队在海外守护安宁,“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际合作。身处和平国度的我们,该如何理解和平的价值与青年的责任?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核心立意
以历史为鉴,护和平之花
和平不是恩赐,而是共同守护的成果
青年当为世界和平注入正能量
素材锦囊
事实素材:中国维和战士汪文斌在南苏丹执行任务时的日记;“一带一路”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就业,助力发展促和平。
历史素材:1999年我驻南联盟使馆被炸的历史记忆;二战后国际社会构建和平秩序的努力。
结构框架
开篇:对比战争废墟与和平家园的画面,引出“和平需要珍视与守护”的论点;
分论1:回望历史——以使馆被炸事件为例,阐释和平的脆弱性与珍贵性;
分论2:立足当下——结合中国维和与“一带一路”实践,说明和平的构建路径;
结尾:联系青年身份,提出“以对话代替对抗,以理解促进和平”的行动倡议。
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