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中国画高级技法如皴法、设色练习题与解析
一、皴法练习题(共5题,每题10分,总分50分)
1.题目:
请简述“披麻皴”的技法特点及其在山水画中的应用场景。
答案:
“披麻皴”是中国画山水画中常用的皴法之一,主要特点是笔触连绵、柔和,形似麻布的纤维,故得名。其技法要点包括:
(1)笔法:以中锋或侧锋用笔,行笔流畅,线条细密而松软,相互交叠,形成层层叠叠的肌理效果。
(2)用墨:墨色由淡到浓,干湿结合,以表现山体的阴阳向背和层次感。
(3)结构:多用于表现南方湿润地区的山峦,如江南水乡的丘陵、云雾缭绕的远山,能体现山体的柔美和苍茫感。
(4)代表画家:范宽、郭熙等北宋山水画家常用此皴法,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披麻皴表现了山体的圆润与厚重。
解析:
“披麻皴”的核心在于“连绵”与“柔和”,通过笔触的叠加形成丰富的层次感,适合表现湿润、秀丽的山势。考生需掌握其笔法、墨法及表现对象的特点,避免过于刚硬或琐碎的皴法。
2.题目:
对比“斧劈皴”与“披麻皴”在技法、墨色和表现效果上的异同,并说明两者分别适合表现何种山体。
答案:
(1)技法差异:
-斧劈皴:笔法刚劲有力,形似斧刃劈开山石,线条粗犷、顿挫分明,多使用侧锋,干笔皴擦,力度大。
-披麻皴:笔法柔和,连绵如麻,中锋或侧锋并用,墨色湿润,层次丰富。
(2)墨色差异:
-斧劈皴:墨色偏干,以表现山石的坚硬质感,常用浓墨或淡墨结合,突出棱角。
-披麻皴:墨色由淡到浓,干湿并用,表现山体的湿润感和层次。
(3)表现效果:
-斧劈皴:适合表现北方险峻、雄浑的山体,如浙派山水中的奇峰峭壁。
-披麻皴:适合表现南方圆润、秀丽的山峦,如江南丘陵、云雾缭绕的远山。
(4)代表作品:
-斧劈皴:李唐《万壑松风图》、马远《踏歌图》中常有使用。
-披麻皴: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中体现明显。
解析:
考生需明确两种皴法的核心区别在于笔法和墨色,以及表现对象的差异。斧劈皴强调“刚”,披麻皴强调“柔”,两者需根据地域和山势特点灵活运用。
3.题目:
请以“米点皴”为例,说明其技法步骤和艺术效果,并分析其在南宋山水画中的地位。
答案:
(1)技法步骤:
-笔法:以侧锋用笔,快速点染,形似米粒,故称“米点皴”。
-墨色:多使用淡墨或水墨,点染密集,干湿结合,表现山体的云雾缭绕或植被覆盖。
-层次:通过点的疏密、墨色的浓淡变化,形成丰富的层次感。
(2)艺术效果:
-适合表现江南水乡的烟雨朦胧、植被茂密的山体,如马远、夏圭的山水画中常见。
-能体现山体的湿润感和动态,使画面富有诗意。
(3)南宋山水画中的地位:
米点皴是南宋山水画的重要技法之一,马远、夏圭等画家以此表现“残山剩水”的意境,强调空灵与诗意,对后世影响深远。
解析:
米点皴的关键在于“点”的运用,要求考生掌握点的疏密、墨色的变化,以及其在南宋画派中的独特表现力。
4.题目: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解索皴”的技法特点和表现对象,并说明其与“卷云皴”的区别。
答案:
(1)技法特点:
-解索皴:笔法刚劲,线条如解索般盘绕,多用侧锋,顿挫分明,表现山石的嶙峋质感。
-结构:线条粗犷,交错重叠,适合表现北方山体的险峻、雄浑。
(2)代表作品:
-郭熙《早春图》中部分山体使用解索皴,表现山石的坚硬与层次。
(3)与“卷云皴”的区别:
-解索皴:线条粗犷,适合表现山体的整体结构。
-卷云皴:线条柔美,形似卷曲的云朵,多用于表现山体的局部或云雾缭绕处。
解析:
考生需明确解索皴的“刚”与卷云皴的“柔”,两者在笔法和表现对象上有所不同,需根据画面需求选择。
5.题目:
请以“荷叶皴”为例,说明其技法要点和艺术特点,并分析其在表现水乡景观中的运用。
答案:
(1)技法要点:
-笔法:以侧锋用笔,线条短促、交错,形似荷叶的脉络,故称“荷叶皴”。
-墨色:多使用淡墨或水墨,表现山石的湿润感和层次。
(2)艺术特点:
-适合表现江南水乡的丘陵、小山,能体现山体的柔美与湿润。
-线条灵动,富有动感,使画面富有诗意。
(3)运用场景:
-马远、夏圭的山水画中常用荷叶皴表现水边的山石,如《水村图》中,荷叶皴与水波结合,表现水乡的清新氛围。
解析:
荷叶皴的关键在于“短促”与“交错”,考生需掌握其笔法和墨色变化,以及其在水乡景观中的表现力。
二、设色练习题(共5题,每题10分,总分50分)
1.题目:
请阐述中国画设色中的“水墨设色”技法特点,并举例说明其在文人画中的应用。
答案:
(1)技法特点:
-以水墨为主,辅以淡彩,强调墨色的层次和笔触的表现力。
-设色淡雅,不追求鲜艳,注重意境的传达。
-多使用矿物或植物颜料,如赭石、花青、藤黄等,色墨结合。
(2)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