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完整版)乔木栽植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与施工准备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乔木栽植专项工程,涉及苗木品种包括香樟、银杏、广玉兰、栾树、朴树等共计28个品种,规格涵盖胸径830cm、高度38m的乔木,总工程量约1200株。工程地点位于城市主干道两侧及中央绿化带,施工区域土壤类型以壤土为主,局部存在建筑垃圾回填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5m。工程质量目标为确保苗木成活率达到98%以上,养护期12个月内苗木保存率100%,符合《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2012)及甲方提出的景观效果要求。
1.2施工准备
1.2.1技术准备
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核对苗木品种、规格、种植位置等设计参数,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文件。对现场土壤进行采样检测,测定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指标,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土壤改良方案。编制苗木进场计划,明确各品种苗木的进场时间、质量标准及验收流程。
1.2.2现场准备
清除施工区域内的建筑垃圾、杂草、石块等障碍物,平整场地,坡度控制在0.3%0.5%以利排水。划分苗木临时堆放区、土壤改良区、工具材料存放区,各区设置明显标识。安装临时供水系统,主管道采用DN50镀锌钢管,支管采用DN25PE管,每隔30m设置洒水栓,确保满足苗木种植及养护用水需求。配备2台30kW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保障施工期间动力供应。
1.2.3物资准备
1.2.3.1苗木采购
选择具有园林绿化苗木生产许可证的苗圃基地进行采购,签订采购合同明确以下要求:①胸径815cm苗木,土球直径不小于胸径的68倍,高度不低于4.5m,分枝点高度2.53.0m;②胸径1520cm苗木,土球直径不小于胸径的810倍,高度不低于5.5m,分枝点高度2.83.2m;③胸径20cm以上苗木,土球直径不小于胸径的1012倍,高度不低于6.5m,分枝点高度3.03.5m。所有苗木要求树干通直,树皮无破损,顶芽饱满,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
1.2.3.2土壤改良材料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采购腐熟的松针土(有机质含量≥30%)、泥炭土(pH值5.56.5)、河沙(粒径0.52mm)、腐熟羊粪(有机质含量≥45%)、硫磺粉(纯度≥99%)、生石灰(有效钙含量≥85%)等改良材料,材料进场前需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确保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1.2.3.3种植土
选用pH值6.08.0、有机质含量≥2.0%、容重≤1.3g/cm3的优质种植土,进场时每500m3取样检测一次,严禁使用建筑垃圾土、盐碱土、重黏土等不合格土壤。
1.2.3.4工具设备
配备挖掘机(1.2m3)2台、装载机(3t)1台、自卸汽车(5t)3辆、吊机(25t)1台、洒水车(8t)2辆、全站仪1台、水准仪1台、测绳、皮尺、铁锹、锄头、修枝剪、手锯、嫁接刀、喷雾器、生根剂、伤口愈合剂、支撑钢管(Φ50×3mm)、杉木杆(Φ810cm)、草绳(直径≥1.5cm)、无纺布(150g/m2)等工具设备,所有机械设备进场前进行调试保养,确保性能良好。
1.2.4人员准备
组建项目经理部,配置项目经理1人(持一级建造师证)、技术负责人1人(园林工程师职称)、施工员2人、质量员1人、安全员1人、资料员1人、预算员1人。施工班组分为苗木种植组(20人)、土壤改良组(15人)、养护组(10人),各班组组长需具有5年以上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特殊工种(电工、焊工、起重工)持证上岗。
2.主要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2.1土壤处理与改良
2.1.1土壤检测与分析
采用网格布点法进行土壤采样,每1000㎡布设1个采样点,采样深度060cm,每个样品重量不少于2kg。检测项目包括pH值、EC值、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有效铜等指标,根据检测结果制定针对性改良方案:①pH值<6.0的酸性土壤,每100㎡撒施生石灰5080kg;②pH值>8.0的碱性土壤,每100㎡撒施硫磺粉3050kg;③有机质含量<2.0%的土壤,每100㎡添加腐熟羊g;④黏重土壤(黏粒含量>30%),按种植土体积的20%30%掺入河沙;⑤砂质土壤(砂粒含量>70%),按种植土体积的30%40%掺入泥炭土。
2.1.2土壤改良施工
将改良材料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使用旋耕机(深度3040cm)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次数不少于3遍,确保改良材料与原土充分混合。改良后的土壤需进行二次检测,各项指标达标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若未达标需重新调整改良方案,直至检测合格。
2.2定点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采用全站仪进行基准点放样,确定控制轴线,然后使用测绳、皮尺结合白灰进行乔木种植点位放线。行道树采用行列式种植,株行距误差控制在±5cm以内;组团种植采用自然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