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口腔实习生出科考核题及答案
一、理论考核(总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20分)
1.患者主诉右下后牙夜间自发痛3天,冷刺激加重,热刺激缓解。最可能的诊断是:
A.深龋
B.可复性牙髓炎
C.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D.急性浆液性牙髓炎
2.牙周探诊时,正常龈沟深度应不超过:
A.1mm
B.2mm
C.3mm
D.4mm
3.乳牙列中,最早萌出的恒牙是:
A.下颌第一磨牙
B.上颌第一磨牙
C.下颌中切牙
D.上颌中切牙
4.全口义齿初戴时,患者出现恶心的主要原因是:
A.基托后缘过长或过厚
B.人工牙排列偏颊侧
C.垂直距离过高
D.基托组织面不密合
5.干槽症最常发生于:
A.上颌中切牙拔除后
B.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
C.上颌第一磨牙拔除后
D.下颌前磨牙拔除后
6.年轻恒牙深龋近髓时,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直接盖髓术
B.间接盖髓术
C.根管治疗术
D.牙髓切断术
7.慢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是:
A.变形链球菌
B.牙龈卟啉单胞菌
C.乳杆菌
D.血链球菌
8.牙体预备时,为防止牙本质敏感,活髓牙的轴面聚合度应控制在:
A.2°~5°
B.6°~8°
C.9°~12°
D.13°~15°
9.儿童乳牙外伤最常见的类型是:
A.牙脱位
B.牙折
C.牙震荡
D.牙嵌入
10.贝尔面瘫急性期的首要治疗是:
A.手术减压
B.针灸
C.激素+抗病毒治疗
D.功能训练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5题,30分)
1.简述急性牙髓炎的诊断要点及与三叉神经痛的鉴别要点。
2.试述牙周基础治疗的主要内容及操作规范。
3.儿童乳牙龋病的治疗原则与成人有何不同?需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4.全冠修复时,牙体预备的主要步骤及各步骤的目的。
5.简述拔牙术后并发症“干槽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二、操作技能考核(总分30分)
(一)窝洞制备(中龋,下颌第一磨牙咬合面)(10分)
操作要求:患者取仰卧位,术区隔离(棉卷+吸唾),使用高速涡轮机(裂钻)及低速球钻完成窝洞制备,符合G.V.BlackⅠ类洞形要求。
评分标准:
1.术前准备(2分):器械选择(裂钻、球钻、口镜、探针)、术区隔离(棉卷位置正确,吸唾管放置不影响操作)、患者体位调整(下颌平面与地面平行)。
2.洞形设计(3分):去腐彻底(无软化牙本质残留)、洞缘位于健康牙体组织(无无基釉)、洞深1.5~2.0mm(达牙本质浅层)、轴髓线角圆钝、洞壁垂直(聚合度≤5°)。
3.操作规范(3分):车针方向与牙体长轴一致(避免意外穿髓)、间断磨除(防止产热过多)、及时清除碎屑(保持视野清晰)、无器械误损伤(牙龈/黏膜无出血)。
4.术后处理(2分):窝洞清洁(气枪轻吹,无碎屑残留)、器械归位、患者口腔清理(吸唾彻底)。
(二)根管预备(上颌第一前磨牙,单根管)(10分)
操作要求:X线片显示根管长度约20mm,使用Protaper镍钛器械完成根管预备,达到工作长度(WL=19mm)。
评分标准:
1.术前评估(2分):确认根管工作长度(电测法+X线片核对,误差≤0.5mm)、选择初尖锉(10或15能无阻力到达WL)、器械检查(镍钛锉无变形/折裂)。
2.预备步骤(4分):冠向下法(S1→S2→F1→F2)、每步回锉(10或15保持根管通畅)、根管锥度(F2完成后根尖1/3锥度0.06)、无台阶/侧穿(手感顺畅,X线片示根管形态连续)。
3.冲洗规范(2分):每次换锉后使用2.5%次氯酸钠冲洗(2ml/次)、最后用17%EDTA冲洗1分钟(螯合玷污层)、纸尖干燥(2根纸尖无渗液)。
4.术后记录(2分):准确记录根管长度、主尖锉型号(F2)、冲洗液种类及用量、有无并发症(如器械分离)。
(三)牙周探诊(全口牙周检查)(10分)
操作要求:使用UNC-15牙周探针,按全口牙位顺序(18-48)完成探诊,记录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及探诊出血(BOP)。
评分标准:
1.探针握持(2分):改良握笔法(拇指、示指、中指握持探针柄,支点稳定)、探针尖端与牙体长轴平行(误差≤15°)。
2.探诊顺序(2分):每个牙位探6个位点(颊侧近中、中央、远中;舌侧近中、中央、远中)、按象限顺序(右上→左上→左下→右下)、避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