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理解重阳节的传统与社会参与重阳节是中国重要传统节日,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各种庆祝活动。这个古老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汇报人:墨卷生香
重阳节起源1战国至汉代重阳节起源于这一时期,最初为农事活动2农历九月初九因日期与数字九重叠而得名重阳3晋代正式记载《风土记》首次详细记录了重阳节习俗
重九寓意谐音美好九九与久久谐音,象征长久和永恒数字吉祥九为阳数之极,两九相重,寓意吉祥长寿祝福重阳节承载着人们对长寿的美好期望
节气与农事秋收季节重阳正值深秋,是农作物收获的黄金时期祭祖传统农民庆祝丰收,同时祭祀祖先表达感恩节气意义此时天高气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时节储备粮食重阳后开始储备越冬物资,为寒冬做准备
历代诗词记载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文化内涵重阳诗词蕴含思乡、登高、感怀等丰富情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登高望远主要活动登高是重阳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活动老人参与全国超60%老人会在重阳节参与登高活动文化寓意古人认为登高能避灾祛病,保佑平安家庭活动现代重阳登高已成为家庭共同参与的健身活动
赏菊习俗600+菊花活动全国各地每年举办菊花相关文化活动1000+菊花品种中国培育的菊花品种超过千种80%家庭参与城市家庭重阳节购买或欣赏菊花比例
饮菊花酒历史渊源唐宋时期开始流行,文人雅士相聚时必备制作工艺以菊花浸泡白酒,添加蜂蜜或糯米酿制养生功效具有清热明目、延年益寿的保健作用
吃重阳糕谐音寓意糕与高谐音,象征步步高升的美好祝愿多层造型传统重阳糕多为九层,象征长久和吉祥地方特色南方米糕、北方面糕,各地配料和做法各异家庭团圆制作重阳糕是家人共同参与的温馨活动
插茱萸文学典故源自王维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名句,表达思乡之情辟邪功效古人相信茱萸具有驱邪避灾的神奇功效历史悠久考古发现2000多年前的墓葬中已有茱萸随葬品现代传承部分地区仍保留佩戴茱萸袋的习俗,作为文化象征
祭祖与家族团聚家族团圆重阳节是重要的家庭团聚时刻缅怀先祖扫墓祭祀表达对祖先的敬意与怀念传承孝道通过仪式教育下一代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寻根问祖重阳也是探寻家族历史、传承家训的时机
长者敬老活动慰问探访文艺联欢健康义诊户外活动物资赠送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孝道核心重阳节是中华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敬老活动彰显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有数千年历史。重阳习俗反映了中国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尊重,体现了家庭和社会和谐的价值追求。伦理价值重阳节强化了家庭伦理观念,维系着中国人的亲情纽带。通过节日仪式,年轻一代学习如何尊重长辈,承担家庭责任。这种伦理价值观念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尊老爱老社会价值国家层面大力推动敬老文化建设,设立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评选活动。这一社会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引导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
重阳节与民间信仰祈福仪式许多地区有特殊的祈福仪式,祈求家人健康长寿。村民会在祠堂或庙宇举行集体祭祀活动,祈求平安吉祥。避祸习俗部分地区相信重阳登高可避灾祛病。传统观念认为,登高能远离地面的湿气和秽气,保佑一家人健康无灾。地方特色各地结合本地文化形成独特习俗。如江南的祈雨仪式、西南地区的抢灯活动,都体现了民间信仰与重阳节的融合。
乡村重阳节习俗踩山歌贵州、湘西等地的特色习俗,村民登山同时唱山歌对唱戏曲表演乡村搭台演戏,表演传统戏曲,娱乐老人长桌宴全村老人集中用餐,享用丰盛的重阳特色菜肴祭山仪式部分山区有祭祀山神的传统,祈求风调雨顺
城市化转型中的重阳节1200+北京重阳活动2023年北京市举办的重阳节社区活动数量68%社区参与率城市社区居民参与重阳节活动的比例350+敬老主题公园全国设立重阳节敬老主题公园和活动场所数量
志愿服务与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全国志愿者组织重阳节慰问活动,受益老人超过500万人次社区义诊医护人员利用重阳节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检查和咨询服务公益组织各类公益组织为孤寡老人送温暖,提供物质和精神关怀专业服务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心理疏导,帮助老人度过快乐重阳
政府推动与政策支持2012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2016年国家发文鼓励各地设立重阳节假期2018年开始发放全国性重阳节敬老补贴2020年实施重阳文化传承工程2023年重阳节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
学校教育重阳节主题活动敬老院慰问学生们走进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送去温暖与关爱传统文化课学校开设重阳节文化课程,教学生制作传统手工艺品诗词学习学习重阳节诗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媒体宣传与文化弘扬电视专题央视制作重阳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