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小学项目式学习校园环保海报设计班务计划实施案例
作为带过六届班主任的一线教师,我深知“说教式德育”的局限——孩子们能背诵“垃圾分类”的条文,却未必能蹲下来把教室角落的塑料瓶捡进回收箱;能默写“绿色校园”的标语,却未必会主动关注走廊绿植的枯萎。去年秋季学期,我尝试以“校园环保海报设计”为载体,开展项目式学习(PBL),将环保意识培养从“认知输入”转向“行动输出”。以下是本次班务计划的完整实施过程。
一、背景与目标:为何选择“校园环保海报设计”?
1.1问题缘起:从“口号”到“看见”的鸿沟
开学第一周的班会课上,我让学生列举“校园不环保现象”。孩子们的答案大多停留在“乱扔垃圾”“浪费纸张”这类通用表述,当我追问“具体发生在哪里?哪类垃圾最多?”时,38双眼睛齐刷刷放空。这让我意识到:他们对环保的认知还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缺乏“观察—分析—解决”的真实体验。而海报设计恰恰需要“带着问题看世界”——要画出有说服力的内容,必须先发现具体问题。
1.2目标设定:三维度成长图谱
总目标很明确: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发现校园环境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视觉化呈现”的完整闭环中,实现环保意识、综合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同步提升。具体拆解为:
知识目标:掌握基础海报设计技巧(构图、色彩、文字排版);了解校园常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改善方法(如垃圾混投、水资源浪费)。
能力目标:培养团队协作能力(6人小组分工合作)、信息调研能力(实地观察+访谈记录)、创新表达能力(将抽象理念转化为视觉符号)。
情感目标:从“旁观者”转变为“行动者”,产生“我能为校园环境负责”的主人翁意识。
二、实施准备:从“纸上规划”到“落地保障”
2.1团队构建:跨学科支持网络
项目启动前两周,我做了三件事:
第一,与美术组张老师、科学组李老师组成“导师团”——张老师负责设计技巧指导,李老师解答环保知识疑问;
第二,邀请校环保社团的3名学长担任“外援”,分享他们去年“垃圾分类督导”的实践经验;
第三,召开家长会说明项目意义,争取家长支持(比如允许孩子带相机拍摄校园环境,或提供旧杂志用于素材剪贴)。
2.2物资与资源:让“创意有处安放”
物资准备分三类:
设计工具:A3卡纸、马克笔、彩色铅笔、胶棒、剪刀(考虑到部分学生家庭条件,班里统一采购基础工具,特殊材料如亮片、树叶贴画鼓励自带);
调研材料:校园平面图(用于标注问题区域)、观察记录表(含时间、地点、问题描述、拍摄照片栏)、访谈提纲(针对保洁阿姨、同学、老师的不同提问方向);
参考资源:整理了20张优秀环保海报案例(涵盖公益机构、学生作品),打印成手册;联系区环保站借来“常见垃圾降解时间”“水资源节约小妙招”等科普展板,供课间参观。
三、实施过程:从“观察”到“创作”的六阶进阶
3.1启动阶段(第1周):用“问题”点燃兴趣
第一次项目课,我没有直接讲“怎么设计海报”,而是播放了一段自己拍的“校园24小时”视频:清晨保洁阿姨弯腰捡碎纸片的背影,午休时教室空无一人却亮着的8盏灯,放学后花坛里被踩折的月季。视频结束,我问:“这些画面里,有哪些是我们能一起改变的?”沉默几秒后,平时最调皮的小宇举手:“上周我看见二班的人把奶茶杯扔进可回收箱,里面还有半杯奶茶!”话匣子就此打开。
趁热打铁,我展示了一组对比海报:一张是“请勿乱扔垃圾”的严肃标语,另一张是“垃圾桶说:我的肚子分三层,你喂对了吗?”的拟人化设计。“哪张更能打动你?为什么?”讨论中,孩子们自发总结出:好的环保海报要“让人愿意看、看得懂、想行动”。
3.2调研阶段(第2-3周):用“数据”支撑创意
为避免“拍脑袋设计”,我要求每个6人小组认领一个校园区域(教室、走廊、操场、卫生间、花坛),完成“三个一”任务:
一份观察记录:连续5天,每天记录1次该区域的环境问题(如“9:10,走廊垃圾桶旁有3个食品包装袋未入桶”);
一组照片/绘画:用手机(经家长同意)或速写本记录典型问题;
一次深度访谈:采访1名保洁阿姨(“您觉得最难清理的垃圾是什么?”)、1名常去该区域的同学(“你为什么没把垃圾扔进桶里?”)。
记得第三小组负责卫生间,他们最初的观察记录是“洗手台有水渍”。直到访谈保洁王阿姨时,王阿姨说:“最头疼的是地漏堵了,都是头发和纸巾,孩子们洗完手总把擦手纸直接扔地上。”这让小组成员意识到问题核心不是“水渍”,而是“垃圾投放习惯”。后来他们的海报主题定为“轻轻一扔,温暖你我——手纸请进纸篓,地漏才会呼吸”,还配了手纸跳着舞进纸篓的漫画。
3.3设计阶段(第4-5周):从“草稿”到“初版”的碰撞
有了调研数据,设计就有了“根”。我带着孩子们梳理海报的“三要素”:
主题句:要简短有力(如“每片落叶都有家——花坛垃圾请归位”);
视觉中心:用大色块或夸张图案吸引目光(比如用裂开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智能门锁安全管理制度.docx
- 中小学项目式学习社会调查问卷设计科学性观察记录案例.docx
- 中小学项目式学习社会调查作业评价方法.docx
- 中小学项目式学习社区服务公园捡垃圾教学评价方法.docx
- 中小学项目式学习社区服务公园清洁教学评价方法.docx
- 中小学项目式学习社区服务养老院探访教学评价方法.docx
- 中小学项目式学习社区环保调查配套作业实施方法.docx
- 中小学项目式学习社区环境调查小组分工教学要点.docx
- 中小学项目式学习社区垃圾分类倡议书配套作业实施方法.docx
- 中小学项目式学习社区老年人健康调查班务计划设计要点.docx
- 2025年数字孪生农业温室环境精准调控技术.docx
- 《2025年冷链快递市场需求激增下物流方案创新研究》.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川教版2018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AI算力基础设施技术发展趋势预测.docx
- 《2025年宠物殡葬行业无害化处理技术供应链管理与资源整合》.docx
- 2025年原油期货市场扩容投资机会分析.docx
- 《2025年体育媒体行业深度洞察:体育赛事直播与短视频营销创新机遇分析》.docx
- 《2025年体育直播行业深度分析:短视频营销创新机遇》.docx
- 2025年宠物保险需求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抽水蓄能行业竞争格局:新型储能补充下的电站建设与运营机遇解析》.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