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 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模 拟测试卷(含答案).pdfVIP

2025-2026 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模 拟测试卷(含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模

拟测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班级开展“寻美语文·探源文化”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字词梳理运用】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9分)

清晨,踏入山林,薄雾如轻纱般(lǒng)_____罩着山峦,给青山蒙

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脚下的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cè)_____

耳能听到溪水潺潺的声响,宛如灵动的乐曲。阳光穿透枝叶的缝隙,

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路边(xī)_____疏的野花上,那星星点点的

色彩,为静谧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机。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lǒng)_____罩(cè)_____耳(xī)_____疏潺潺_____

(2)语段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纱面神秘

B.斑波静谧

C.缝隙增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清晨的山林,薄雾笼罩,宛如仙境。

B.溪水潺潺的声响,在寂静的山林里显得格外清晰。

C.路边稀疏的野花,在阳光下发散出浓烈的香气。

【句子语病与衔接】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经过这次主题活动,使同学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

C.语文学习需要多读多写,这样才能提高语文素养。

D.七年级(2)班的同学是全校开展活动最积极的班级。

3.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②语文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③所以,我们要学好语文,传承好文化。

④通过语文学习,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

【综合实践探究】

4.班级正在开展“文化寻根”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

的任务。(6分)

(1)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班级准备邀请一位民俗专

家来做讲座,你会怎么和专家沟通?请写出你的邀请语。(2分)

(2)活动中,同学们要制作文化手抄报,请你为手抄报设计两个主

题板块。(2分)

(3)小语同学在活动分享中说:“传统文化都是过时的东西,没必

要去了解。”请你对他进行劝说。(2分)

【古诗文默写】

5.结合语境填写古诗词原句。(7分)

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意境,让我们沉醉其中。

(1)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以

“,”表达了高瞻远瞩、不畏浮云的

胸襟;

(2)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借风雨梦境,抒

发“,”的报国之志;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

“,”寄托了对亲友的思念与对未来

的期盼;

(4)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

“,”借菊遥寄对故园的思念。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7题。(8分)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首句“板桥人渡泉声”,写人走过板桥,能听到泉水叮咚的声音,

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B.“茅檐日午鸡鸣”,描绘了中午时分,茅屋檐下传来鸡鸣声,充

满生活气息。

C.后两句通过对山农的神态和心理描写,表现出山农的淳朴和勤劳。

D.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间农户的奢华生活。

7.请简要分析“莫嗔焙茶烟暗”中“嗔”字的表达效果。(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2分)

《何充直言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