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乘方公式法则.docVIP

初一上册乘方公式法则.doc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一上册乘方公式法则

咱们先从叠纸说起吧——你肯定有过对折作业本纸的经历吧?一张平平的纸摊在桌上是1层,对折一次,“啪”地压下去,变成2层;再对折一次,两层变四层;第三次对折呢?对,4×2=8层。你看,每次对折都是把之前的层数再乘2,三次对折就是3个2连乘——数学里给这种“相同数重复相乘”起了个名字,叫“乘方”,写起来特省事儿:3个2相乘不用写“2×2×2”,直接画个小数字3标在2的右上角,变成“23”。

别急,我先给你拆明白这个写法里的“零件”:中间的“2”是**底数**,就是重复乘的那个数(比如每次对折的“2倍”);右上角的“3”是**指数**,代表重复乘的次数(对折3次);最后的结果“8”呢?叫**幂**——是不是听着有点抽象?换个生活化的例子:你每天往储蓄罐里放3块零花钱,连放4天,总共存的钱就是4个3相乘,写成“3?”,这里“3”是底数(每天存的钱),“4”是指数(存的天数),算出来3×3×3×3=81块,这81就是幂。说白了,乘方就是“攒次数的乘法”,把“几个一样的数相乘”浓缩成一个简洁的式子。

接下来得敲敲黑板——**乘方的符号法则**可是初一的“易错重灾区”,咱用“踩脚印”来类比:假设你站在数轴的原点,“前进”是正数,“后退”是负数(比如后退一步记为-1)。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比如52=25,53=125,哪怕乘100次还是正数——就像你每天前进5步,走多少次都是在数轴的正方向,永远不会跑到负数区。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偶次幂是正数**:比如(-2)3,就是3个-2相乘:(-2)×(-2)=4(先退两步再退两步,相当于前进四步?不对,等下,负负得正嘛),再乘一个-2,4×(-2)=-8——3是奇数,结果就是负数;要是(-2)?呢?4个-2两两配对:(-2)×(-2)=4,再乘一次(-2)×(-2)=4,最后4×4=16——偶数次的话,负号两两“抵消”,结果就变正了。这就像踩脚印:踩奇数次后退步,最后肯定在负数区;踩偶数次,退两步进两步,又绕回正数区了。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03=0×0×0=0,0?=0——就像你每天往储蓄罐里放0块钱,存再多次还是0,多好理解。

再来说**运算顺序**——乘方是“VIP”,得优先算。比如3+22,得先算22=4,再算3+4=7;可要是(3+2)2呢?括号里的先算,3+2=5,再算52=25——这俩结果差老远了,就像“先买2块糖的平方再加3块”和“先买3+2=5块糖再平方”,前者是7块,后者是25块,能一样吗?

还有个超容易错的“坑”:-22和(-2)2真不是一回事!-22是“2的平方的相反数”,先算22=4,再添负号,结果是-4;而(-2)2是“两个-2相乘”,负负得正,结果是16。我教你个记法:括号是“保护伞”,把-2整个包起来,才是“负数的乘方”;没括号的话,负号是“旁观者”,只负责最后翻个面儿。

你知道吗?乘方这东西,藏着“爆炸式增长”的魔法——古印度有个传说,国王要奖励发明国际象棋的人,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第四格放8粒……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2倍。”国王觉得这要求太简单,结果算到第64格时,麦粒数是2??,足足有18446744073709551615粒!有人换算过,这堆麦粒能铺满整个印度国土,比全世界100年的小麦产量还多——你看,乘方的“力量”是不是比你想象中猛多了?

再比如叠纸,刚才说对折3次是8层,对折10次呢?21?=1024层,大概有10厘米厚(相当于一本语文书);对折20次是1048576层,差不多100米高(30层楼那么高);对折30次?1073741824层,直接突破10公里——比珠穆朗玛峰还高!你要是能对折50次,厚度能到1.125亿公里,比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还远——到时候你叠的纸都能给太阳公公当“围巾”了,就是得先找张能叠50次的纸(偷偷说:现实里最多能叠7次,不信你试试)。

其实啊,乘方就是数学给“重复”找的捷径——就像你不会把“吃了5次冰淇淋,每次2个”写成“2+2+2+2+2”(那是加法的重复,叫乘法),同理,“乘了5次2”也不用写5个2相乘,直接用乘方。高斯不是说过吗?“数学是科学的皇后,而数论是数学的皇后”——乘方就是皇后皇冠上的一颗小宝石,看着小,却能把复杂的重复运算变简单,还藏着好多“越乘越吓人”的秘密。

最后再帮你理一遍重点:

1.乘方是**相同因数的积**,写法是“底数?”(n是指数);

2.符号要盯紧:正数随便乘都是正,负数奇次负、偶次正,0乘多少都是0;

3.运算顺序别乱: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4.别踩“-22”的坑——没括号的话,负号不算在乘方里!

文档评论(0)

135****11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