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盐城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据考古发现,作为古蜀文明重要标识的宝墩古城遗址距今约4500—3700年,古城有双重城墙、宽10-30米的壕沟、约300平方米的殿堂式建筑以及人祭坑和随葬象牙手镯的大墓。这表明当时()
A.手工业生产趋于专业化 B.国家初始形态出现
C.原始农业成主导产业 D.中原成为文明中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材料中宝墩古城遗址的双重城墙、壕沟、殿堂式建筑、人祭坑及大墓随葬品,反映了社会分层、公共权力和复杂社会组织。城墙与壕沟属于防御设施,殿堂式建筑可能用于公共事务或祭祀,人祭和大墓体现等级分化与宗教仪式,这些均是早期国家形成的标志,B项正确;材料中象牙手镯仅反映手工业存在,但未充分证明专业化趋势,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农业生产方式或经济结构,排除C项;宝墩古城属古蜀文明,位于四川盆地,与中原文明中心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下表是两本典籍中“国”与“君”出现次数的统计情况。表中次数的变化说明,法家政治思想的重心趋向于()
内容
著作
“国”
“君”
“人主”
“明主”
“国”与“君”(包括“人主”和“明主”)的出现次数之比
《商君书》
295
89
10
14
1:0.38
《韩非子》
591
1209
233
90
1:2.59
A.国家本位 B.民众本位 C.君主本位 D.官僚本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商君书》中‘国’与‘君’的出现次数之比为1:0.38,而《韩非子》中为1:2.59”可知,“君”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表明法家政治思想的重心从强调国家利益转向强调君主权力,趋向于君主本位,C项正确;国家本位与数据趋势相反,因为“君”的比重上升,排除A项;民众本位在法家思想中不突出,材料未体现民众相关词汇,排除B项;材料中“君”为核心词汇,非官僚,排除D项。故选C项。
3.“伍”是秦汉时期户口编制最基本单位。秦律规定,家庭内如出现殴打或辱骂祖父母、夫之父母等情况,“伍”需要将这些“恶俗”告到官府进行惩治。《续汉书·百官志》载:“里有里魁,民有什伍,善恶以告。”上述规定表明,秦汉政权()
A.维护基层社会道德秩序 B.推崇儒家治国理念
C.注重发挥乡约教化功能 D.强化人身依附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题干材料指出,“伍”作为基层单位需举报家庭内不孝等“恶俗”,《续汉书》也强调“善恶以告”。这反映秦汉政权通过户籍编制(如什伍连坐)监督基层道德行为,维护伦理秩序,A项正确;秦朝以法家治国,儒家理念尚未成为主流,排除B项;“乡约”是宋代才出现的民间自治形式,与秦汉强制性的法律监督不同,排除C项;“人身依附”侧重控制而非道德规范排除D项。故选A项。
4.下图为北魏贵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彩绘人物故事漆屏(局部),描绘了舜帝虽遭父亲、继母和异母弟多次迫害,仍恪守孝悌的故事。该文物可反映()
A.儒法思想的交融 B.文化认同的趋势 C.士族阶层的没落 D.统治基础的扩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北魏贵族墓中出土描绘儒家孝悌故事的漆屏,体现了北魏贵族对中原儒家文化的认同,反映出当时民族文化认同的趋势,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儒家思想,未涉及法家思想,排除A项;北魏时期士族阶层尚未没落,排除C项;材料与统治基础扩大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5.下图与下表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可以折射出当时()
年代
全国进士总数
两浙进士人数
两浙进士占比
北宋前期
3422
135
3.95%
北宋中期
7536
1053
13.97%
北宋后期
8211
1203
14.65%
A.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B.科举制度趋于完善 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统治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学模拟(四)(解析版).docx
- 2025年6月天津市河北区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
- 2025年6月天津市河北区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原卷版).docx
- 2026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考试技术高中信息技术 Word版无答案.docx
- 2026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上学期一模日语 Word版含解析.docx
- 2026届浙江省三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物理Word版无答案.docx
- 安徽省皖豫联考2026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docx
- 东北三省精准教学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 Word版无答案.docx
- 东北三省精准教学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Word版含解析.docx
- 河北省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A卷)(解析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