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特产品板枣的知识.doc
?
?
土特产品?:?板 枣发表人:bj??时间:2006/3/29 13:42:45??(47 人气)
栽培历史 稷山板枣栽植,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见于文字记载的也近四百来年。据稷山县志》同治四年(1865)版本载:“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枣税银二千八百三十一株,赋米一百一十三石六升。”这表明当时板枣栽植已形成规模。随后到明崇祯十年(1637),稷山知县薛一印以新题高梁(原稷山县名)八景之一《万树秋霞》:“江南桔绿日,寒北枣红天。色岂经霜老,味从戴露鲜。既嗟驰荔苦,还得赐樱偏。处处赤珠满,催租了半年”一诗,对稷山板枣的鲜美甘甜和经济效益作了写实。 清乾隆二十年(1755),又增纳枣银“一两六钱二分有奇”。民国20年(1931),全县板枣产量已达150万公斤,约30万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县府以奖售枣农化肥、粮食等政策,鼓励红枣栽植和生产。1982年县林业局成立枣树研究所,专事红枣栽培和管理。后经县人大10届7次常委会决定,把枣树定为县树。 品种特点 本县红枣品种主要是板枣。此外还有长枣、圆枣、柳罐枣、苑曲枣、铃儿枣、猪牙枣、蛤蟆皮枣和药葫芦枣等10余个品种。但板枣栽植数量最多,其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县红枣80%以上。县志上原记载的“枣税银”,即指板枣。县人对外所说的。稷山枣”和外地人所称颂的“稷山枣”,都均指板枣。板枣树体中大,树势中庸,树姿开张,多呈自然半园形。因其分枝力强,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抗涝等抗逆性,一般单株产鲜枣均在150公斤左右。就连树龄在300年左右的老树,仍可产枣百余斤,实乃丰产树种。 板枣果实总的特点是:皮薄、核小、肉厚、含糖量高;并含有钾、钠、钙、镁、锰、锌、铁、磷等多种徽量矿物质元素。其果为扁圆形,略带上窄下宽状,当地人多读扁音为板,故名板枣。成熟好的鲜枣,皮为黑红色,肉呈白绿色,含糖量达31.33%,含酸量仅O.1%,每百克含维生素丙为499,7毫克。食之脆而好咬,味甜且香。制干后的好枣,皮无皱折,丰满有弹性,肉变淡黄色,含糖量高达71.5%,可食部分为96.65%。食之味甘甜,食后余香留口。制干后的板枣,各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均较前有所增长,药用价值极高,并耐贮藏和运输。 稷山板枣自1957年进入国际市场后,更是驰名中外。1961年在省展览会上,被列为116种红枣之首。1970年参加广交会,进一步远销于北美、日本和东南亚。1982年,在全国常州红枣鉴定会上,稷山板枣受到专家们一致肯定与好评,并以品质上乘,可与金丝小枣相抗衡,名列第一。1985年,胡耀邦(时任总书记)来稷视察,曾亲口品尝稷山板枣,给予高度赞赏。随后,稷山板枣被定为国宴食品,并在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上获得最高奖——银奖(无金奖,仅一家银奖)。
面积分布 本县板枣产区,主要分布在城关镇的城关、姚村、陶梁、南阳、新庄、加庄,下迪乡的吴城、下迪以及化峪镇的胡家庄等40余个村庄。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为2 831株。民国20年(1931),约30万株。1949年后,无数字可查。1981年为3.2万亩。随后,县委、县政府把建立红枣生产基地作为全县优势来 抓,并制定一系列有关政策。到1990年,全县红枣面积为4.1万亩、106万株。其中,陶梁、姚村的板枣成龄树为最多,分别为2.4万株和2.8万余株。
栽培管理 水 土 稷山板枣品质优良,倍受青睐,主要因素是其品种适宜于当地独特的水土。据调查,盛产板枣村庄的土质,多为砂壤土和粘壤土,呈中性或微酸性反应。板枣树种抗碱力差,适宜于此中性或微酸性土质。板枣树的根系,没有垂直向下生长的主根,支根很少,侧根发达,细根多直接发生在侧根上。其侧根的细密分布层,多又集中在地下面30厘米范围内。砂壤土和粘壤土从地表向下到30厘米处左右,土层深厚松软,利于其根系发育,并有充足的营养和水分,极适宜板枣生长。 全县现有砂壤土和粘壤土23.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41%,是发展板枣生产的理想资源。 间 作 本县板枣栽培方式,均以条带搞枣粮间作,以上长枣下长粮的方法,合理利用光照,进行科学生产。枣园主要间作的品种是小麦。枣树落叶早,发芽迟。小麦播种出苗后不久,枣叶就脱落,次年小麦快扬花时,枣树的小叶片才长出来,到枣树开花时,小麦已成熟收割。以两行枣树中间播种小麦,生态环境良好,没有大的同争肥、争水矛盾。如水肥充足,均可枣粮双丰收。大多数枣园,现都在小麦收割后,保持一段休闲时间。但也有不少枣农视,进行豆类作物复播,甚至有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