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素质教育文库性别天地.pdf
性 别 天 地
致家长和老师
亲爱的老师和家长朋友:
在生活中各种角色的扮演中,我们都曾经是儿女、学生,而后又任丈夫、
妻子、父亲、母亲和教师等等。在各种社会角色的任职中,我们自己,我们
周围的人们都在我们社会角色随年龄、学识、经历变迁而发生变化时,默默
认同一个永恒不变的角色,这就是男女性别角色。
“做个好女人”、“做个好男人”,我想是生为不同性别的男女都暗自
遵循的内心准则,因为我们的周围常常听到人们用 “不像女孩”、“不像男
孩”、 “这才像女孩”、“这是男孩应该干的”等标准来衡量人的行为、态
度。
我身为女性,也兼着女性理应承当的诸如女儿、妻子、母亲等角色,同
时我也是其他社会角色的充任者,如教师。我想谈的、写的,就是在这由小
女孩成长为母亲、教师的经历中,我对性别,尤其是女性的认识和体验。
在我的生活中,很长一段时间,我都相信,男孩、女孩、男人、女人,
其差异和不同点是天然的,即性格上的差异以及职业选择点的不同。尤其在
年轻的时候,虽然在生活中并没有典型的、标准的 “男孩”、“女孩”模型,
在头脑中,却有非常鲜明的男孩、女孩的,男人、女人的模型,还十分固执
地用这个头脑里的标准去判定,寻找这种头脑中的 “男性”和“女性”。寻
来觅去,发现的是另一种认识和感觉,这就是:性别世界固然是有别的,但
更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的男孩女孩、男人女人比头脑中的标准化模式
更生动、鲜活,多姿多彩。同时还发现了,即使是 “天成”的男女之别,也
更多是后天环境所致。
谈到性别教育,人们常常要求我们回答 “怎样通过一种教育使男孩更像
男孩,女孩更像女孩”。面对这种问题,我常常不知所措,因为当今的世界,
男人世界抱怨女人不像女人,女人世界抱怨没有真正的男子汉。我只是觉得
有个误区,人们都把人的性格中的不足和缺陷归结为性别教育的不足,或者
是只看重这些性格的性别属性。例如,粗野、优柔寡断、依赖性强、合作性
差,我想无论男女两性,谁都可能有这类弱点,而且这类不良性格的男女在
任何场合都是不受欢迎的。因为经验表明,优秀的男人和女人,其实不过是
人类两性的优良性格皆具备的。在现代社会,人们无疑更期望女子更善于合
作,更果断,而不期望她们任性,不遵守游戏规则。同理,人们也更期望男
子更会体贴,举止更文明、有教养,人们不会原谅粗野和不关心他人这类所
谓 “男人味”的品性。因此,我更赞同一种双性性格教育,即让每一个男女
学生具备男女两性性格中的优秀品性,避免性别的分化教育使学生在性格养
成的过程中,忽视异性世界的优秀品格。这样看来,我所理解的“性别教育”,
可能恰如是一种 “无性别区分的教育”或“淡化性别界限的性格养成教育”,
当然,也可以称为 “两性性别优势互补教育”。
因为我身为女性,必然会更多以女性的视觉和立场来看待世界,自然也
会更多给予 “女生”的世界以一份关注。我常常寻思,今天的教育制度和学
校环境是否真正是平等的,是有利于男女学生的充分发展的。自然,现行教
育制度和环境有很多不足,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在失学和辍学的孩子中,女孩
占大多数。在一些边远贫困地区,女孩甚至没有上学的机会,因为父母的偏
见,交通的不便,生活的贫困……这是谈论教育中的性别平等首先要触及到
的话题。然而,在城市,在男女儿童都能平等进入学校的地方,我们的关注
转向了学校内、教室内,我们发现,其实传统的性别偏见还在通过教材、学
校活动、教师及家长的引导包围着学生们。学校,看似平等划一的教育,也
还有许多不利于女生成长和充分发展的阴影。如何真正实现教育中的社会性
别公平,这是我们在尝试的过程和追求的目标。
在英文里 “性别”一词有两种表述,一是表人的自然生理之别的“sex”,
另一个是表人的社会性别的“gender”,中文中无这种区分。但中文仅有“性”
和 “性别”之分,而且许多人一提性别教育,往往以为要讲青春期的性生理
和性道德的教育,而 “性”教育是属于悄悄话的范围。据我所知,一些学校
在开设生理卫生课时,讲到性知识部分,是要男女学生分开的。但我以为,
关于性别的教育,或教会学生正确认识性别的教育,是可以公开进行的,它
不同于性教育。相反,它是一种性格养成教育,是一种关于民主与平等的理
念的教育,是一种学会理解,学会关心的爱的教育。它不是一种小的知识,
小的技巧,它是一种培养现代文明、正直、诚实、博爱,具有民主和平等精
神的合格公民所不可缺少的教育。
这本小册子,是我与一个同性别、同年代、同职业的女性共同 “织”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