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文明显奇功──电磁学的故事
古代电磁学知识
我国是用文字记载电磁现象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16-15世纪,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字中就有 “雷”字;西周时代的青铜器上发现刻有“电”
字。西汉末年, 《春秋纬·考异邮》中有“玳瑁吸 ”的记载,它告诉人们
经过摩擦的玳瑁,能够吸引微小的物体。东汉王充已把顿牟被摩擦后可以吸
引微小物体,与磁石吸引针的现象同时提出,这说明当时对这两种吸引现象
引起了同样重视。在 《三国志·吴书》中,曾有这样的说法:“琥珀不取腐
芥,磁石不受曲针”,这就是说,腐烂的芥草不被摩擦过的琥珀吸引,比较
柔软易于弯曲的金属也不被磁石吸引。这个发现说明当时已经初步可以分清
哪些物质可以被吸引,哪些物质不被吸引。晋代张华曾发现用梳子梳理头发
和解脱丝绸毛料衣服时的起电现象。明代的都邛在 《三余赘笔》中,曾记述
了一种丝绸摩擦起电现象, “吴绫出火。吴绫为裳,暗室中力持曳,以手摩
之良久,火星直出。”
号称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泰勒斯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发现摩擦过的琥珀
可以吸引轻小的干草叶。琥珀是一种矿物化的黄色树胶,在古代用于装饰,
琥珀和金子一样发亮,因此当时被称为 “琥珀金”,后来则称为“琥珀电”。
古罗马自然哲学家普林尼 (Pliny公元23~79年)曾讲了两个传说:其一是
说牧羊人玛格内斯在克里特岛的艾达山上时,他的鞋被山石所吸,以至于很
难行走;另一个是说,有一座沿海的磁山,它可以使驶向它的船四分五裂,
原因是钉在船上的钉子,在磁山的吸引力作用下被拔掉了。这些传说证明西
方古代也是很早就发现了磁现象。据说磁石这个词,是古罗马自然哲学家和
诗人卢克莱修从磁铁矿的产地,小亚细亚的地名Magnesia得来的。
为什么会产生前面所叙述的这种吸引现象,古代人曾试图给予解释。在
《论衡·乱龙篇》中这样写道:“他类有似,不能掇取者何也?气性异殊,
不能相感动也。”这就是说,琥珀和磁石为什么对有些类似的东西,不能产
生吸引的效果呢?是由于气性不同,不能互相感应的缘故。东晋郭璞在 《山
海经图赞》中也有类似的解释,其中写道: “磁石吸铁,玳瑁取芥,气有潜
通,数有冥合。”西汉刘安 (公元前200—122年)等人著的 《淮南子》中,
对雷、电作如下的解释: “电激气也”,“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这
就是说,当时把雷看做是阴阳相互作用的产物,把电则看做是激发的气。这
种看法,是比较接近几百年后的近代关于电的学说的。
卢克莱修在他的《物的本性》长诗中,对磁石吸铁现象作了这样的解释:
从磁石中发射出一种看不见的细小微粒,这种微粒通过空气进入铁中,从而
引起磁石与铁的相互吸引现象的发生。宋代的陈显微在 《古文参同契笺注集
解》中,对磁石吸铁有过这样的解释: “磁石吸铁,皆阴阳相感,阻碍相通
之理……”这就是说,磁石吸铁也是由阴阳相互感应引起的。
由此可见,古代对电与磁的吸引现象的产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阴阳感
应作用引起的;一种是 “气”或“微粒”的作用引起的。
磁石吸铁现象,在指南针发明前就有各种应用的记载,如 《水经注》等
书中,提到秦始皇为了防备刺客行刺,就曾经用磁石建造阿房宫的北阙门,
以阻止身带刀剑的刺客入内。此外医书上还谈到用磁石吸铁的作用,来治疗
吞针。
把磁石利用在指向上,是在发现地磁场对磁石作用之后,并且经历了 3
个发展阶段最后制成了指南针。
最早指南的磁石,叫做司南,它是由磁石制成一种勺状的物体,把它放
在光滑的圆盘上,勺底 (球形)与盘接触,勺柄作为指向用。东汉王充在《论
衡》中,对司南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他写道: “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
柢指南。”这就是说,把勺状的磁石,放在刻有表示方位的铜盘上,它的柄
停止在指南方向上。虽然司南只是天然磁石的利用,它的灵敏度是很低的,
但是它却给人以启示:有一种地磁存在,利用磁石可以指向。
北宋时期,已经可以用人工的方法制造一种新的指向仪器,这就是指南
鱼。它的制作过程,有个重大的突破,就是采用磁化的方法。制作过程可分
为两步,第一步是使鱼形铁加热,达到 700℃左右变成顺磁体;第二步再把
鱼尾对正子位 (北方)进行蘸水,使鱼磁化,成为一个指向仪器。
关于指南针的制造和安装方法,最早出现在北宋沈括 (1035~1095年)
的《梦溪笔谈》的第24卷《杂志一》中。其中对指南针的制造有这样的记载: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说明沈括不
仅发现了针状的指南仪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雄安新区绿色建筑设计导则.docx VIP
- [物理]fname=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1.ppt VIP
- (高清版)DB1331∕T 039-2023雄安新区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ocx VIP
- 四年级下数学试卷.doc VIP
- 制冷与空调作业危险性分析.pptx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测试卷一.doc VIP
- 循证护理模式下(SAPIM)一例老年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管理PPT.pptx VIP
- DB1331_T 040-2023 雄安新区绿色城区规划设计标准.pdf VIP
- 2025高中物理讲义(含解析)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pdf VIP
- DB1331T 068-2023 雄安新区园区碳排放核算标准 第1部分:公共建筑园区.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