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老板杀入手机业:一部只赚10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老板杀入手机业:一部只赚10元.doc

“从大哥大到洋品牌再到国产手机,手机行业一直是个充满暴利和欺骗的行业,今天,这一切该结束了!”3月23日,南京绿地洲际酒店7层会议厅,在来自全国的上百名媒体记者面前,卢洪波大声嘶哑地说道。 卢洪波名片上的身份是摩能尼彩科技集团总经理,但这名片是刚刚赶印的;实际上,他此前的身份是一位“煤老板”——拥有三座煤矿,待在煤矿行业已超过8年。 一个煤老板贸然杀入手机行业,不但曝光了国产手机的成本白皮书,还制定了每台手机只赚10元钱的“裸体手机”战略。被视作行业破坏者的他会成功吗? 每部手机只赚10块钱 卢洪波杀入手机业真正的契机,出现在他结识一位从事手机无店铺销售的老乡蒋德才之后。蒋控制下的摩能集团,从2005年起一直做手机无店铺销售,被媒体称为 “中国手机电购王”,曾做到年销售额近20亿元,虽然总体销售额比起同行两家上市公司橡果国际、七星购物还有差异,但在手机专业销售行当,已然稳居同行之冠。 这种摒弃传统代理分销体系的无店铺销售模式让卢洪波眼前一亮。但蒋告诉本报,摩能的手机销售去年已出现下滑的态势,此情况他也如实告知了卢洪波。卢的回答是,下滑是因为摩能的定价还不够低,且受到了国内声誉不高的电视购物的牵连,是典型的“被劣币驱逐的良币”。卢洪波认为,摩能有手机生产资质(已拥有4款手机生产证书)、有无店铺销售的经验、又有成熟的团队,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2010年10月10日,双方签约,卢洪波持有摩能50%股份,出任集团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日常管理。不过,出乎蒋和其他同行意料的是,卢洪波激进的“裸体手机”策略:在跟进市场最流行趋势、抓住消费者体验和感觉的基础上,尽全力压低手机生产成本;而销售这条线上的基本定价策略,就是每部手机只赚10块钱。 内部反对者们称卢洪波为 “手机业的价格屠夫”,他们认为,卢的策略会激起行业众怒,有可能被指责为不正当竞争。卢洪波说,“我卖一吨煤,2000市斤才赚10块钱;一部手机,那么轻巧,能赚10块钱,我认为其实已经是暴利。”而且,手机可以做到人手一台,比煤炭市场大不知多少倍。他觉得,手机业的暴利是同行们手机销量上不去、甚至亏损的根本原因。 反对的声音促使卢洪波做出了另一个更激进的决定——曝光 “手机成本白皮书”,公布一部普通国产手机的全部成本,并宣称,摩能尼彩“永远低价,只赚10元”。 为了与其他国产手机和“山寨机”相区别,卢洪波强调,自己的三大合作伙伴都是上市公司:台湾联发科设计手机软件;香港上市公司龙旗国际作为手机整体设计和生产厂商;国内上市公司天音通讯为手机售后服务和维修合作商。“为了确保手机质量,这个合作阵营,决定了我们的成本其实应当是行业里中等甚至中上等,那么,我们宣称只赚10元,就并非不正当竞争,而是商业模式改变带来的成本降低。只不过,我们因低价而获得量的提升,我们的成本核算都是在百万台批次的基础上出来的,比起别的手机厂商10万台、20万台的产量,肯定价格低廉得多了。” 在手机成本白皮书公布大会上,卢洪波展示了采用低价策略的第一部手机:尼彩i8。这台外观近似iPhone4的手机,同类国产机的售价在800-1200元间,尼彩i8直接定价为399元。而3月20日的价格咨询会上,通过当地报纸征集来的消费者自发拍卖价都超过了600元。 煤老板的手机生意经 卢洪波为何选择在洋品牌被苹果“追杀”、国产手机又多在盈亏平衡点上挣扎,且“山寨机”横行的时候,进入对他来说陌生的手机行业?自称“手机外行”的卢洪波解释称,尽管之前做的煤矿行业现在利润依然丰厚,但国家政策变化波动极大,而且行业大势必是国进民退;另外一个理由是,他认为煤老板的总体形象不佳,总被和“不顾风险、不承担社会责任、奸商”联系上,于是萌生退意寻找新投资领域。 去年卢洪波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的学习,在上课的过程中了解到中国手机行业的一些情况。凭着商人的直觉,他认为,手机这个理论上每个人都有需求的行业,机会大得惊人。目前的混乱状况,也许只不过是参与者的市场定位有问题,而不是行业有问题。于是他南下深圳,在国产手机和“山寨机”的大本营深圳华强北考察,发现国内居然有3000多家从事手机行业的企业,这更进一步印证了他对于国产手机行业的判断。 “商学院的老师们都说,一般只要是充分竞争的行业,最后存活的企业家数不会超过5家。”“中国居然有3000家搞手机,虽然有些亏损,但大多数都能存活,这是不对的。行业还有整合和冲杀的空间。”卢洪波说。 卢洪波的道理很简单,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生意:一种是平价规模化的生意;另一种是高价小众化的生意。其余的要么是游离在两者间,要么是两者都不讨好的。在手机行业,除了苹果,在高价小众化的智能手机领域一股独大外,其他的手机生意,尤其是中国企业能做好的,就应该是前一种——物美价廉的平价手机。 目前,国内手机行业的销售模式,大多仍采用代理制:从厂家出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