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突围 一波三折的智慧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私塾突围一波三折的智慧秀.doc

从商10年的李广斌是个地道的商人,自认不入文人之列。然而,他却在全国拥有50多家“现代私塾”,真正打造出了一个文化产业。到了2008年4月,童学馆的分店和加盟店已经有五十多家,而机会再次在这时垂青了李广斌。        文/《城乡致富》记者 曾晓娜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教室里传来稚嫩的诵读声,李广斌的眉头有些紧缩,眼前的童学馆是他一手创办的,为此他变卖房产、身背债务。艰难前行中,同行们败北的消息接连传来。2005年,在武汉,李广斌知道,有一场变革,自己必须要去经历。   一波三折的教材  199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后,李广斌在商海摸爬滚打了十多年,最终,他选择回归自己的老本行——教育,这一回,他瞄准国学,创办了童学馆。   当时,国内已经有几家声名鹊起的私塾,教学方式是不求甚解,只求熟读背诵。学过心理学的李广斌知道,《论语》、《诗经》晦涩难懂,幼儿只知死记硬背,收效甚微——李广斌抓住了市场的空白点,他决定,寻找一本适合幼儿学习国学的教材。   或许是机缘巧合,一位应聘者正好编写了这样一本教材,但由于缺少资金,书籍被扣在了出版社里。李广斌东挪西借,凑到了10万元,不仅将教材从仓库里拖了出来,还独家买断了教材的全国代理权。眼看前途一片大好,却横生枝节,那位作者突然间带走了几位员工去北京开设私塾,并宣称取消了李广斌的代理权。   当时,教室里已经有几十名学生等着上课,库存的教材却所剩无几。李广斌横下了一条心:干脆自己编教材!   他寻找到3位创业伙伴入股,融资到20万元,请自己母校的教授出面,动员了华中师范大学各学科的博士和研究生,利用四字一句、八字一韵的方式,阐述中国古代文、史、哲方面的经典内容,4个月后,《国韵诵读》问世了。“刘邦斩蛇,西入咸阳,项羽刚愎,自刎乌江”,《国韵诵读》虽然不是原典内容,但是培养了孩子的古典文化底蕴,为将来接触原典打下了基础。   “妥协”的智慧   2006年,在《国韵诵读》基础上,李广斌将书法、礼仪、国艺鉴赏和吐纳入定等正式加入课程,招收12岁以内的学员,童学馆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私塾。为了吸引生源,李广斌开展免费教学,然而,不少家长报名只是贪图免费,根本不能坚持每周送孩子来上课。   李广斌找出了症结:只有在经济基础足够好的前提下,才能唤起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和追溯。而免费招收的这些学生家庭,温饱尚是问题,自然不能安心学习。李广斌决心打造针对高消费群体的童学馆,他说服父亲变卖了房产,在水果湖租下了一千多平方米的教室,精心装修成古代私塾的模样——蒲团取代了椅子,竹案取代了桌子,学费则提高到一年5000元。   童学馆的师生们都身着汉服冠帽,孩子在上课前还要进行集体拜孔子的仪式,这被媒体冠上了“作秀”的帽子。李广斌称,这是为了营造私塾氛围,就如同学校里有校服那般,但他也承认,汉服冠帽确实是引起了“事件营销”,节省了品牌推广的费用。   然而,困扰李广斌的是,国学最重要的是对德行的培养,这种文化底蕴的熏陶不可能像英语、钢琴那样短时间内见出成效。面对急功近利的家长,李广斌选择了“智慧的妥协”。他列出菜单式的课程表,让家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课程。孩子入学时,他跟家长立下“军令状”,承诺4个月以内,不见效果退还学费,但之后家长不能再干涉教学。于是,孩子入学初期,李广斌将《蜀道难》等4首著名古诗词配合各种动作、舞蹈教会学生,并给学生布置“美德”作业,要求他们回去给父母倒洗脚水、捶背等等。家长看见孩子又能背诗又孝顺了,对童学馆自然是心悦诚服。   “其实,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是国学不提倡的。”李广斌是心知肚明的,入学4个月后,他立即“改弦更张”,按照自己的课程设置教学。2007年,李广斌引入了目前国内私塾大举推崇的“读经”课,而与同行们不同的是,由于之前有《国韵诵读》的底子,孩子们学起四书五经这样的高级课程,就并非是一味的死记硬背了。   私塾也连锁   童学馆做大了,李广斌想到了扩张。   其实,早在2004年,李广斌就投资20万元,在汉口开设了两家分店,但居然招不够学生。与位于武昌区、毗邻众多知名学府的总店不同,分店位于汉口,码头文化浓郁,很少家长对国学感兴趣。   恰在此时,同行败北的消息纷纷传来:上海孟母堂因全日制教学被叫停,苏州菊斋私塾进军上海也遭遇阻挠……李广斌并不担心“犯规”,与孟母堂不同,他的童学馆只是在周末开课。他说,叫板现行的教育体制,对一个商人是很愚蠢的事情。真正让他忧虑的,是私塾遍地开花,却叫好不叫座的行业状况。开办童学馆以来,他已经先后投入了400万元,市场的培育期是漫长的,自己的首要任务,便是要生存下去,等待这个市场的成熟。   等待之中,他经历了管理层分裂的阵痛。一直以来,李广斌是靠着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