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听力学.ppt
引 言 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声音的物理特性与我们对声音及其变化的主观感觉的关系。 听 阈 正常人耳朵在1KHz刚刚能感觉听到的声压值为20μPa。国际上将20μPa的声压定为参考值,即0dB(为区别于其他比率的dB我们加注SPL) 。 上述的0dB即1000Hz的听阈。 听 阈 人耳对不同频率感觉不同,因而不同频率听力阈值也不尽相同。听阈曲线如图:(Fletcher-Munson曲线) 痛 阈 在曲线图上方的另一条线,为痛阈。在不同频率人耳感觉疼痛的分贝值不一样。 由20、20kHz两条垂直线及痛阈、听阈线所包围的面积即称为听域。 频率刻度 从图表上可以看出,频率刻度不是线性的(等差用等距表示)而是对数关系(等倍数用等距表示)。 因此,500与600 Hz间的距离100与200 Hz间的距离是不同的,而100与200 Hz的间距同500与1000 Hz的间距相等。 撇开数学方式,主观感觉上它们间的音程相等。 听 域 从下图不难看出,人耳有丰富的听域用于感觉语言。 听 域 任何一种说话声音都由高、低音组成。 语言出现的最低频率为200 Hz,最高频率为8000 Hz。 小声耳语30dB的声音水平,很大声的谈话其音量约平均80dB水平。此范围可称为“语言动态区域”,这个区域相对我们耳朵的听域小很多。能否推断用于语言交流时,除此听觉区域外其他都是多余的? 听 域 事实上,只有在某些适当的条件下才可以说是正确的。(例如:两人相距不太远在很安静的房间里交谈) 我们须精确看待除语言区域外,的其它听觉区域(也称储备区域)。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具备上述适宜聆听的条件很少出现,因此它非常有用! 听 域 我们通常需要在许多不同的声音环境听他人讲话,欣赏音乐,这些储备区域对于是非常有用的,日常生活中除语言之外的许多声音也很重要。 听 域 某病人若由于语言听觉区域的听力下降并佩带助听器,那么他的储备听域也会引起障碍。 助听器在日常使用时往往感觉不及选配时效果好,这是由于在选配时听音环境较合适,而助听器则常使用于许多复杂的环境(运动、重要的聚会等),且助听器不能弥补语言听觉区域外的其他听域。基于此,佩带助听器后的听力与正常人听力始终有差距。 等响度曲线 我们可以做实验:让正常听力的人听一定响度(假设40dB)1000Hz的声音,然后再让他听不同频率的声音调节音量直至感觉同1000Hz的声音响度一样。改变其它可听见的频率及响度重复上述实验即可得到等响度曲线。 等响度曲线 频率与音调 音调是频率的主观反映,频率的高低与音调高低一致,但并不成简单比例。频率不受声音强度的影响,音调可因强度不同而稍有差异。 当声音在一般强度下,频率与音调的关系互相一致,但当强度增加时,低频音调显得更低而高频音调显得更高。 声压与响度 这是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它们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只有在很小的声压范围(30~60dB)声压与响度成一定的比例。 我们正常讲话的平均声压(50~60 dB)在此范围内,因此可以这么说当某人以同样响度的声音说两次则声压增加6 dB。 频率分析 音质与声音的物理量有必然的联系,包括频率成分。 人耳能够区分具有不同频率成分各种复合声; 语言也是由不同频率声音组成的,这种“频率分析”能力对于辨别语言非常重要。 频率分析 人耳的分析能力有限(人耳分辨不出非常接近的两种频率),但由于语音间的频率要素成分有充分的变化,所以都能被轻松地分析理解。 频率分析能力是理解语言的基础。 频率分析 这可从正在选配助听器的听力患者得到典型的例证;患者戴上助听器后一般说: “我能听到声音,但听不清楚。” 配戴助听器后听力即得到改善,但频率分析的困扰一直伴随着,仍得不到助听器的帮助。 适 应 通过测量可以得出,若将耳朵暴露于不太响的声音一段时间,耳朵的灵敏度则下降。这种下降程度可能很大,当声音终止,灵敏度将慢慢恢复。这种现象称适应。 适 应 和眼睛的适应类似,是一种正常的生理作用。人耳在噪声环境也会产生适应。 因此当某人要进行听力测试时,需要让他不适应的耳朵在安静的房间进行检查,当然这还由于噪音会干扰测试声音。 疲劳 人耳在高声的环境(约90dB)中持续较长时间会出现疲劳,并使得正常的适应能力受影响。 这使得对响度的感觉及适应能力都下降,前者比后者严重,并且恢复时间也较长。但恢复的前提是在这种影响不能超过一定的频率。 声损伤 当人们经常在高于约90dB的声音环境中,耳朵就会被噪音伤害,即噪音性听力损失。 这种现象首先发生在高频,随着听力损失的增加就往越来越低的频率发展。 在工作中受工业噪声所造成的听力损失我们称为职业性聋。 声 竭 一些只有中等听力损失的病人由于又有听觉适应变态造成残疾。这种人找不到合适的助听器。助听器对他来说没用,甚至会带来伤害。判断这种变态现象并不难。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