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四单元 荒漠化的防治 06年9月 概念区分:(第二教材37页) 荒漠:是指气候干燥、蒸发旺盛、植被贫乏, 以及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的自然 景观类型。包括戈壁、沙漠和沙地。 荒漠化: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它是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包括沙漠化、石漠化、次生盐渍化。 4.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 06年9月 西 干 北 半 旱 旱 干 区 东 部 风 季 区 三大自然区 青 藏 高 寒 区 阿尔金山 昆仑山 祁连山 400㎜等降水量线 3000m等高线 深居内陆 山岭阻挡 大陆性气候 干旱 风 力强 以风蚀、风积地貌为主 多内流河,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多咸水湖 以草原、荒漠为主 畜牧业 灌溉农业 绿洲农业 土壤盐分高、有机质含量低 旧知回忆: 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气候干旱 ① ②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高山、高原对水汽的阻挡 位于第二级阶梯。东中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三山夹两盆” 吐鲁番 满都拉庙 化德 水分渐少 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2.植被: 以草原、荒漠为主 类型 特征 成因 治理难度 举例 原生性 次生性 分布集中, 面积广大 分布分散, 面积较小 地质时期自 然过程形成 不合理的 人类活动 水源贫乏或很难利用,治理难度大 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治理较容易 塔克拉玛 干沙漠 乌兰布和沙 漠,科尔沁 沙地 二、荒漠化的发展 1.发展历史: 时期 人为因素 荒漠化区域 古代(唐宋后) 近代(清代后) 现代(建国后) 盲目垦耕,战争、 瘟疫 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 大规模移民开垦 人口压力,管理失误 内蒙古南部农牧过渡地带 草原牧区和旱农地区 该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东西差异不大,河流出山口顺势北流,故呈平行状;该区河流的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沿途不断蒸发,下渗和灌溉,流量急剧减少,故流程不长便消失在沙漠中。 ①从总趋势看,该地区河流多呈什么流向? ②为什么该地区河流多呈平行状分布且流程短小? 自南向北 ①为什么会出现农牧业过渡带的西北方向移动? ②这样的移动产生了什么结果? 人口猛增,帝国主义入侵——移民垦边,“移民实边”、“开放蒙禁 ”等 促进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发生荒漠化,如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等 目前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地区差异 分布规律 举例 成因 形状 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 科尔沁沙地、内蒙后山地区 过度农垦 斑点状及片状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 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 过度放牧 斑点状荒漠化圈 干旱的绿洲边缘 塔里木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河西走廊绿洲边缘 过度樵采 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 塔里木河和石羊河下游 水资源利用不当、樵柴 工矿区、居民 点和道路沿线 内蒙的东胜和准格尔煤田 基本建设不重视环境保护 点、线状 ①为什么会出现农牧业过渡带的西北方向移动? ②这样的移动产生了什么结果? 人口猛增,帝国主义入侵——移民垦边,“移民实边”、“开放蒙禁 ”等 促进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发生荒漠化,如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等 1、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如A、B均为“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地区,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2、A图的荒漠化表现为 , B图的荒漠化表现为 。 3、这种荒漠化分布上表现为 ,常可在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草原等地见到。 过度放牧 掘井供牲畜饮水,使井周围草地破坏严重 斑点状的荒漠化圈 荒漠化圈连成一片,导致大面积的草地破坏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草场退化 2.荒漠化土地分布: 形状:斑点状及片状 原因:过垦沙质草原.固定沙丘活化. ①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 二、荒漠化的发展 科尔沁沙地.内蒙古后山地区.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