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农问题.doc
三农问题
考点1 基础知识
三农指农业 、农民、农村。“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
指小城镇建设。
一、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1、商周时期: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极少量青铜农具。
2、春秋战国时期: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
得到推广,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
3、秦朝时,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4、两汉时期,西域用上了中原传去的铁农具。
5、魏晋南北朝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灌溉用)。水碓、水磨应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嘉裕
关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犁耕法。
6、唐朝时:创制了曲辕犁、筒车(灌溉用)。
二、历代中央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3、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4、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
5、明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休养生息;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
6、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三、我国古代重大水利工程
1、春秋时已经有邗沟;春秋楚国孙叔敖修芍陂。
2、战国时期,秦蜀守李冰在成都修筑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修筑郑国渠。
3、秦朝开通了灵渠。
4、隋朝开通大运河
①目的:巩固统治、对江南的掠夺、巡游,对高丽战争的需要等。
②概况
A、构成: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B、规模:全长四五千里,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
③影响 A、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巩固统
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B、开通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五、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吴、越等)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
始发展。
2、秦汉时期: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当地经济有
所发展。
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逐渐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南移打下基础。
原因:①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②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③一些统治者推行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④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4、隋唐时期: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原因。
①隋朝大运河开通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
5、五代时:继续南移。
6、南宋时:南移完成,标志:“苏湖熟,天下足”。
7、明清时:南方经济重心得到巩固与发展 表现:江南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
六、关于土地兼并
1、原因: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度的存在,封建制度本身无法克服
这一问题。
2、影响
①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加剧社会的贫富悬殊,激化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
②造成农民普遍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地主乐于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
产,阻碍资本主义的萌芽。
七、关于重农抑商问题
1、实施的原因
①农业产品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
发展会加据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②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而经营店铺、作坊等不如经营
土地有保障。
③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
④其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较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必然产物。
2、表现
①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②汉初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抑制商人。
③隋唐沿用均田制,轻徭薄赋,实行租庸调制。
④王安石变法中的理财措施都有利于于农业的发展,同时限制了商业活动。
⑤清初实行更名田等恢复经济的措施,对资本主义萌芽进行压制。
3、评价
①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的巩固起到了积
极作用。
②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出现,重农抑商的政策就阻碍了
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考点2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
一、原始社会
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
二、奴隶社会
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质是国王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英文版.doc
- 《膜分离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9-2010).pdf
- 宝宝饮食之《补营养10误解》.PDF
- 宝山英语.doc
- 别墅装修预算省钱方案.pdf
- 《思想政治》知识结构全图.doc
- 《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doc
- 不确定目标的多解规划研究_以北京大环文化产业园的预景规划为例.pdf
- 不同有机负荷和含盐量下丝状菌颗粒污泥的特性.pdf
- 《主板知识》PDF 版.pdf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