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研究文摘
糖尿病神经病变1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述评16
止消通脉宁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29
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述评40
糖尿病防治中的“2、5、8”方案49
吕仁和教授运用“六对论治”诊治肾病的经验53
老年人糖尿病(消渴病)临床分期防治 附 885 例分析64
糖尿病神经病变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吕仁和 于秀辰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指糖尿病高血糖为特征的机体代谢障碍而累
及神经系统的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包括周围神经病变、植物神经病变、颅神经
病变、脊髓病变、脑部病变及糖尿病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等疾病,
其中又以前两者为多见。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率,由于检查方法、记载的详细程度,调
查对象与诊断标准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国外各家报导不一,最低为 2
%(儿童),最高达 90%(老年、成年)。1980 年上海地区调查新发现
的糖尿病患者,发现有神经病变者 90%,其中周围神经病变者占 85
%,植物神经病变者占56%,与国外相仿。
糖尿病神经病变患病率有以下待点:①性别差异不明显,男女几
乎相等;②患病年龄 7~ 80 岁不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高峰见于
50~60 岁组;③患病率与病程关系不明显,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有
20%;④患病率与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无明确关系;⑤糖尿病高血糖
状态控制不良者患病率明显增高。
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一)发病机理:
1.代谢异常:
(1)山梨醇——肌醇代谢异常:周围神经组织山梨醇、果糖堆积,
1
肌醇含量和 Na、K—ATP 酶活性降低,轴流运输及轴突生长障碍,神
经传导速度减慢,高血糖竞争性地抑制一种特异的钠依赖载体(此载
体可调控肌醇运输系统),使细胞摄取肌醇减少,Na、K—ATP 酶功能
缺损又可使上述钠依赖载体活性下降,进一步减少肌醇摄取,形成恶
性循环。另外,依赖 Na+梯度的其它生命活动也发生障碍,Na、K—
ATP 酶活性降低,引起许多生化和生理学异常,这些异常影响所有底
物和代谢产物通过细胞膜。后期代谢和电解质不平衡最终导致周围神
经结构改变,发生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
雪旺氏细胞与有髓鞘及无髓鞘的神经轴突有密切的解剖学关系,
它促使髓磷脂合成,可以对朗飞氏结的质量供应还有作用,因此雪旺
氏细胞的损害会导致脱髓鞘,减慢神经的传导速度和轴索毁坏。
(2)脂质代谢障碍 脂肪酸合成途径的第一阶段是辅酶 A 的乙酰
化,乙酰化必需醋硫激酶,其酶的活性在糖尿病时是低下的,约降低
30%,而在雪旺氏细胞内积存着过量的脂质,反应了雪旺氏细胞内脂
质代谢异常,也是引起神经损害的因素。
2.血管障碍学说:
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几乎可发生于所有的脏器,微血管病变
与血糖控制水平相关,提示血糖控制不良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病
理基础,而微血管病变则可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恶化的重要原因。
WoLfman 等强调血管硬化为糖尿病神经障碍的原因,在这些病人
中毛细血管基膜增顾,动脉硬化,细动脉硬化,毛细血管基膜增顾伴
缺血性因素存在。这些病变可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异常和某些物质
2
中渗漏至血管周围(正常情况下,完整的血管——神经障碍可防止这
种渗漏)。渗漏的物质中,毒性化学物进入神经内膜间隙,使神经元
和雪旺细胞与毒性化学的接触,损害了后者的结构与机能的完整性,
导致脱髓鞘与神经元中止,Gasser 指出由于缺血可能出现蚁走感觉
等。
3.蛋白质糖基化
节段性脱髓鞘的严重程度和范围与高血糖的水平和持续时间相
关,高血糖状态可引起半长期的蛋白质普遍糖基化,神经髓鞘蛋白及
其所致异常交联,可能影响微管依赖性神经结构与功能。如细胞支架
作用,轴流转运和神经递质的分泌,从而参与糖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