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突击 2011 食品安全 材料一:在特殊的3.15的日子里,让全国人民震惊的食品安全事件再度复出,河南双汇,被曝光滥用瘦肉精猪肉制作食品,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再度引发深刻反思。 材料二:新华网上海4月13日电 ,“用色素化妆的馒头,居然能够堂而皇之摆上大超市的货架”,“‘健美’猪肉、‘回炉’板鸭、‘染色’馒头,还有多少问题食品隐藏在我们身边”……上海多家超市销售违法使用色素的馒头产品被媒体曝光后,迅速引起公众的质疑。食品安全领域为何频频拉响警报,企业的道德底线和政府的监管力度都成为拷问的对象。 材料三:食品安全问题不是简单的企业责任,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约束来彻底解决,要有专业化的政府机构去管理,有社会力量进行监督,形成一个完整、立体、多维的监管监督系统,才能真正让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1、制售有害食品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 答: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2、请对生产质量不合格的企业行为作简要评析? ⑴企业生产不合格食品是一种违反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的违法行为。 ⑵企业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不但违反了诚信原则,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侵犯了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权、公平交易权等权利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 ⑶企业必须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法律中的有关规定,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 3、制假售假有哪些危害? ⑴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⑵损害了其他合法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⑶败坏了社会风气,产生信任危机,破坏了社会稳定。 4、如何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⑴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按照诚信的原则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⑵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的违法犯罪行为。 ⑶大力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5、消费者应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⑴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应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通过正确的途径来维权。 ⑵首先可以与经营者直接协商,双方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解决争议。 ⑶当协商无效时,可请求消费者协会或其他部门调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⑷消费者应了解有关知识,加强自我保护,做到理性消费。 6、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说明了什么? ⑴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⑵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⑷党和政府致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7、如何解决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⑴企业和经营者:应提高素质,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遵守市场交易规则、诚实守信,依法经营。 ⑵国家: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建立健全法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监管,发挥人民群众、媒体的监督作用。 ⑶消费者:提高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知识和能力,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权利意识,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8、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⑴积极宣传有关食品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能力。 ⑵正确行使公民的监督建议权,建议有关方面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 ⑶敢于同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作斗争,积极检举违法行为,净化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 打击醉驾 材料一:据统计,2009年,全国共处罚酒后驾驶72.2万起,其中醉酒驾驶11.2万起;2010年,共处罚酒后驾驶63.1万起,其中醉酒驾驶8.7万起。 “酒驾猛于虎”! 材料二: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醉驾入刑”后,全国因醉酒驾驶发生的交通事故已经大幅下降,5月1日至5月15日,全国共查处醉酒驾驶2038起,较去年同期下降35%;全国因醉酒驾驶发生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了37.8%和11.1%。 材料三:醉驾的危害自不待言,从成都孙伟铭醉驾致4死1伤案,到南京张明宝醉驾致5死4伤案,再到北京陈家醉驾致2死1伤案……多少个美满的家庭因为醉驾肇事而破碎,多少个醉驾者因为酿成大祸而后悔不已。2011年5月17日下午,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醉酒驾车造成4车追尾事故,被控危险驾驶罪在东城法院出庭受审。法官当庭宣判其罪名成立,判处拘役6个月,处罚金4000元。这是名人醉驾受刑的第一案,也是醉驾的最高刑罚。 1、 “醉驾入刑”有利于保护公民的怎么权利? 答:生命健康权。 2、为什么要保护这一权利? 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健康是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前提。 ⑵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失去,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 3、如果你有家人准备酒后驾车,你想对他(她)说点什么? 酒后驾车既是不珍惜、爱护自己生命健康的行为,也是不爱护、尊重他人生命健康的表现,为了自己和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