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咏怀古迹 (其三) 昭君和亲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其形,案图召幸。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昭君自恃容貌,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於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 ——选自《西京杂记》 饱含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找出其中点明昭君情感的词语。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点明昭君情感的词语: 怨恨时间之长 怨恨之强烈 为什么怨恨?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悲 剧 凄 凉 为什么怨恨? 画图省识春风面——美不得宠 一去紫台连朔漠——远嫁异邦 独留青冢向黄昏——死葬他乡 环佩空归夜月魂——月魂空归 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主要用了什么手法? 一 去 独 留 紫台 青冢 连 向 朔漠 黄昏 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 富丽繁华;荒凉冷落 无边无际的大漠;笼罩四野的昏黄 生离汉宫 死葬异域 对比 对比 一般指时间,而这里主要指空间,和 “朔漠”相对,即笼罩四野的昏黄的天幕。 不幸、孤苦 孤寂、冷落 写尽昭君一生的悲剧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拟人手法,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 。是为了迎接谁呢? 对昭君的赞扬和同情,她是一个巾帼英雄! 4、“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环佩空归夜月魂 一个“空”字,既写出了昭君死不得归汉、只能魂魄空归的幽怨,也将诗人的同情之意、悲愤之情传达得淋漓尽致。 画图省识春风面 直接原因:画师的无耻行为 根本原因:汉元帝的昏庸 “怨恨”二字,乃一诗归宿处。“一去”,怨恨之始也,“独留”,怨恨所结也。“画图识面”,生前失宠之‘怨恨’可知;“环佩归魂”,死后无依之‘怨恨’何极! ——清·蒲起龙 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诗人为何咏叹昭君的悲剧? 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借古咏怀) 昭君的不幸 诗人的不幸 汉元帝不辨美丑 唐皇帝不分忠佞 明 妃 曲 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 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 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 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 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 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 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 好在毡城莫相忆! ???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 人生失意无南北。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中的昭君故事是一曲悲剧,昭君的怨恨是帝王不见遇的怨思。但同时诗人也赋予了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以形象表达思想和情感,而没有议论; 王安石的《明妃曲》却增加议论,他认为杀毛延寿是冤枉,因为像昭君这样的绝代佳人,其美妙意态是画不出的。这一议论并不只是为毛延寿开脱罪责,而是含蓄地揭示出昭君的悲剧实际上是由于皇帝的昏庸所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