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资源网. 第二章
第Ⅰ卷 (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
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
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Na2O→NaOH,NaOH→Na2CO3这两个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D
2.如下图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地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解析】 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故钠浮在水面上,沉在煤油底。
【答案】 A
3.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先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 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
A.②⑤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解析】 金属钠熔点低,放在燃烧匙里加热,先熔化为小球,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燃烧后生成浅黄色的Na2O2。
【答案】 C
4.下列判断(或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NaMgOH
B.玻璃的熔点高于NaCl的熔点
C.将1 mol FeCl3全部制成Fe(OH)3胶体,其中含有Fe(OH)3胶体粒子数为NA个(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D.1 mol O2与金属钠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解析】 玻璃是一种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胶体粒子是多个分子的聚集体;O2与钠反应如果生成Na2O2,则转移2NA个电子。故B、C、D项错误。
【答案】 A
5.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
B.溶液pH不变,有O2放出
C.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H2放出
D.溶液中Na+数目不变,有O2放出
【解析】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会产生氧气;原饱和溶液中水被消耗,溶液中氢氧化钠部分析出,故溶液中Na+的数目减少,但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氢氧化钠的浓度不变,溶液的pH不变。
【答案】 B
6.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需要NaOH的量最多的是( )
A.NaHSO4 B.AlCl3
C.SiO2 【解析】 根据反应:NaHSO4+NaOH===Na2SO4+H2O,
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
SiO2+2NaOH===Na2SiO3+H2O,
【答案】 B
7.向CuSO4、AlCl3、Fe(NO3)2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首先被置换出的是( )
A.Fe B.Cu
C.Al D.H2
【解析】 活泼的金属如钠与水溶液的反应,有句这样的口诀要记住:遇酸酸优先,无酸水在前。盐溶液中:第一步,先考虑钠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2OH-+H2↑,第二步,再考虑生成的NaOH能否与盐反应。
【答案】 D
8.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按照预定计划,绕地球飞行14圈后成功返回。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苏、美两大国后的第三个进入太空的国家。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2O2或者K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再生氧气。用Na2O2和KO2分别与CO2反应,产生等量的氧气,所需Na2O2和KO2的质量之比约为( )
A.5∶3 B.3∶5
C.2∶1 D.3∶1
【解析】 根据2Na2O2+2CO2===2Na2CO3+O2和4KO2+2CO2===2K2CO3+3O2。若生成3 mol O2,需Na2O2为6 mol,需KO2为4 mol。m(Na2O2)∶m(KO2)=6 mol×78 g·mol-1∶4 mol×71 g·mol-1≈5∶3。
【答案】 A
9.在一定条件下,使H2和O2的混合气体26 g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适当温度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2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H2的质量比可能是( )
A.1∶12 B.5∶8
C.3∶10 D.12∶1
【解析】 根据反应2Na2O2+2H2O===4NaOH+O2↑,用差量法得出m(H2O)=18 g;由反应2H2+O2===2H2O算出参加反应的m(H2)=2 g,m(O2)=16 g,而实际混合气体有26 g,故有8 g H2或8 g O2过量。所以,O2和H2的质量比为8∶5或12∶1,故选D。
【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川教版历史七上2011年随堂优化训练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4课夏朝和商朝.ppt
- 川教版历史七上2011年随堂优化训练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5课西周的兴亡.ppt
- 川教版历史七上2011年随堂优化训练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6课春秋争霸.ppt
- 川教版历史七上2011年随堂优化训练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7课战国争雄.ppt
- 川教版历史七上2011年随堂优化训练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8课商鞅变法.ppt
- 川教版历史七上2011年随堂优化训练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第9课秦朝的统一.ppt
- 川教版历史七上2011年随堂优化训练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ppt
- 川教版历史七上2011年随堂优化训练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2课张骞通西域.ppt
- 川教版历史七上2011年随堂优化训练第四学习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4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ppt
- 川教版历史七上2011年随堂优化训练第四学习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ppt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28799.2-2020 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材.pdf VIP
-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含目录).docx VIP
- RB_T 088-2022 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审核指南.docx
- 广东省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追求美好人生》教案(共三课)2024秋.docx VIP
- 《河海大学811水文学原理2004-2012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追求美好人生》教案(2024秋).doc VIP
- 2025秋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docx VIP
- 暖通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docx VIP
- 红十字应急救助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