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非法证券期货活动风险教育案例.pdf

防范非法证券期货活动风险教育案例.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范非法证券期货活动风险教育案例 非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是指有关机构或个人未经中国证监会批 准,擅自从事为投资者或客户提供证券期货投资分析、预测或者建议 等直接或者间接有偿咨询服务的活动。非法证券期货委托理财是指有 关机构或个人未经中国证监会批准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公 众媒体招揽客户,擅自代理客户从事证券期货投资理财的经营活动。 一、非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法: (一)通过建立网站、博客以及 QQ、MSN、UC等聊天工具招收会 员,推荐股票骗取钱财。 案例一:李某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一个财经类博客,该博客发布 了“重大借壳机会,潜在暴力黑马”等 40 多篇股评、荐股文章。在 对这些文章的评论中,一些匿名人士回复说:“绝对高手”、“好厉 害,我佩服死了”、“继续跟你做”等。李某通过博客中提供 QQ 号 码与博主取得了联系,缴纳 3600 元咨询年费后成为会员,但换来的 却是几只连续下跌的股票,李某追悔莫及。 作案手法剖析:不法分子通常在网络上采取 “撒网钓鱼”的方法, 通过群发帖子及选择性荐股树立起网络荐股 “专家”的形象。这些所 谓的“专业公司”都是无证券期货经营资质的假“公司”,所谓的“专 家”也大都初涉股市,并不具备高深的证券期货投资知识和技巧。 监管部门提醒:投资者接受证券期货投资咨询和理财服务应委托 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具有证券期货经营业务资格的合法机构。合法证 券期货经营机构名录可通过中国证监会网站、中国证监会网站、中国 期货业协会网站查询。 案例二:张某在东方财富网的股吧上发现一篇文章,标题是《明 日重大利好消息出台敬请关注》,他很好奇,点击一看,是中信证券 期货公司的网站,网站顶部写着“公司经过中国证监会批准”,并有 电子版的批准证书。网站内容主要有“强力个股推荐”、“精确市场 预测”、“实战业绩”、“涨停板股票服务”。张某拨打了网站底部 显示的手机号码,业务员陈某说公司实力很强,有专人研究分析股票, 近期几只大牛股都抓住了。于是张某心动不已,按要求向中信证券期 货的业务员“陈某”账户缴纳了一个季度的服务费 4380 元,对方也 传真了一份已盖章的服务合同,并口头保证首个交易日获利 120%, 总获利不低于 360%。但此后,按公司推荐的股票操作,却只跌不涨, 一周以后张某后悔,想讨回服务费,但发现再也无法联系到陈某,公 司电话也无人接听。 作案手法剖析:不法份子常常利用网络平台假冒合法证券期货公 司设立山寨网站和冒牌机构,企图鱼目混珠,混淆视听。网址大多数 为数字与英文的组合,如 ,, ,,或采用与合法证券期货公司相类 似的域名。为诱骗投资者上当,不法份子还声称公司经过证券期货监 督管理部门的批准,有的甚至刊登虚假的资质证书。在收取投资者服 务费时,往往要求投资者将款项汇到个人银行账户中。 监管部门提醒:合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提供咨询服务一般要 与客户签订书面服务合同,对于那些不能提供书面服务合同或合同要 件不齐备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服务,投资者一定要高度警惕。另外, 合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一般通过公司专用收款账户收取咨询服 务费,对于那些要求将钱打入个人银行账户的证券期货咨询活动,投 资者一定要格外小心。 (二)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免费荐股”广告从事 非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 案例三:范某在电视上看到某股评节目,股评“专家”称“要想 免费获取涨停股票,赶快拨打节目下方的热线电话”。范某拨打了该 热线电话,电话那头的小姐非常热情地介绍了该公司炒股的骄人业绩 以及跟着公司专家炒股可以达到的收益,声称只要交纳会员费后,就 能为其推荐涨停股票。范某抵挡不了该公司持续不断的电话攻势,想 先交几千元碰碰运气,于是给该公司汇了 4000 元会费,刚开始,公 司推荐的股票确实像预测的一样连拉两个涨停,但没想到从第 3天开 始便一路下跌,比自己操作亏得更厉害。 作案手法剖析:不法份子发布“免费荐股”广告的目的是诱骗投 资者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在获取投资者的联系方式之后便展开强有 力的电话攻势,反复向投资者推荐股票,骗取服务费。 监管部门提醒:投资者不可轻信免费推荐黑马、免费荐股、免费 诊股等夸大过往荐股业绩、直接或变相承诺收益、公开招收会员的非 法证券期货节目和广告,不要轻易泄露个人电话号码和个人资料,对 陌生荐股来电要保持高度警惕。 (三)以出售炒股软件为名从事非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