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更新中民众参与的角色与作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都市更新中民眾參與的角色與作用 -- 以「林口整建住宅社區」為例 * 指導教授:周素卿 * 評閱老師:徐進鈺 * 蔡孟芳 城市旅行的迷人之處,在於瞭解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 參 研究假設與架構 肆 檢討與後續研究 伍 引用文獻 台北 - 空間 - 說故事 獎勵民間參與都市更新 獎勵了哪個 ”民間” ?! 現狀 ( 不顧都市紋理的市場邏輯 ) 1. 窳陋地無情地剷除. (如: 14.15號公園案) 2. 高級化. 縉紳化的更新結果 找一個好法子 是刻不容緩的事 Enyedi (1998) 指出[1],房地產的衰頹為貧民窟將是都市發展的定時炸彈與潛在危機 [1] The rapid decline of housing estates into slums represents the ‘time bomb’ of urban development, a possible source of grave urban crisis in the future. (Enyedi,1998) 問 什麼是民間參與都市更新 ? 有沒有別的可能? 什麼樣的歷史脈絡, 造就了這樣的 市場邏輯 ? 真正的民眾參與是否可能 ? 如何可能 ? 回溯台灣的都市更新 歷史脈絡 何謂都市更新? 在先進國家的文獻裡常用的名詞還包括—都市再發展、都市再開發、都市復甦等通用名詞,但由於都市更新本質上的複雜性,有許多學者同意「都市更新」(urban renewal) 或說「都市再發展」(urban redevelopment)並無一致的定義。 尤其在1970年代以後,有許多歐美的都市研究學界已認為都市更新的政治過程不應該以純然技術性的觀點來進行單一定義。研究探討的主題,應該是都市更新在不同都市脈絡中所發展出來的各種模式[1]。唯目前在台灣目前是以「都市更新」作為通用名詞 (周素卿,1999),相關法律條文也以此為名,如民國87年通過的「都市更新條例」。 徐震、李明政、莊秀美 (2000) 文中所定義的「都市更新」有三種意涵。 指透過公部門將都市中某一衰敗或陳舊不適於居民生活的地區或地帶,經由 拆除重建 (redevelopment)、整建 (rehabilitation) 及 維護 (conservation) 的程序而使之成為煥然一新的新社區的一種措施。 [1] 王鴻凱 (1979)、黃健二 (1984)、周素卿 (1999)、黃麗玲 (2002) 均曾指出類似看法。 早期 : 更新 = 重建 (redevelopment) 1. 源起 : 要了解「都市更新」這個概念,我們必得回推至十八世紀產業革命之時。 產業革命以後,因都市便利生活和工商繁榮等誘因,都市化腳步快速進行。隨著時間推移,大量人口所帶來的污染、擁擠、衛生不良等惡果便逐漸顯現。 2. 英國為例 : 其中產業革命最早的英國,在十九世紀末便飽嚐住宅衰敗和環境窳陋之苦,於是在西元 1909年英國政府就制定住宅法和城市規劃法 (Housing, Town planing Act),以清除貧民窟並改良住宅環境,這種透過「重建」 措施以改良住宅環境的做法,是影響英國近四分之三個世紀的更新政策 (陳麗紅、吳杰穎,1994)。 3.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各國政府: 為期盡快使都市恢復戰前的機能,並改善窳陋地區的居住環境,以「重建」[1]為手段的都市更新工作積極展開。 然而,隨著時間、人民需求和社會經濟狀況的演變,都市問題愈形複雜,政府的更新工作也漸趨多元。 [1] 「重建」主要施行在建築物全部惡化的區域。施行方式為拆除建物,並將該地合併鄰近地統籌規劃使用。這種作法被批評為會破壞都市原有的發展紋理,形成驅逐底層人口的鄰避效果,是都市更新措施中最激進的方式。(林欣靜,1999) 為什麼要回顧美國的都市更新經驗 由於歷史、經濟、距離等種種因素,台灣地區的都市計畫大多承繼自美國的規劃體制。加上二十世紀初步發展都市更新時, 美援介入佔有重要地位. 都市更新體制中也可處處見到美國經驗的身影, 下列將美國的都市更新經驗作一簡單回顧,尤其是其獎勵民間投資辦理都市更新制度的緣起。藉以比較了 解台灣現行更新體制形成的潛在原因。 美國經驗:「都市再發展」(Urban Redevelopment) 美國的「都市再發展」經驗大抵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王敏穎,1998)。這些階段的區分與當時的經濟環境、政治意識形態的轉變有關,而與福利經濟和自由經濟在美國的起落拉具有很深厚的關係。 1. 1950、1960年代—都市更新: 重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