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機車煞車系統及煞車方式之駕駛安全 教師:張漢威老師 簡報大綱 引言 問題討論 總結 引言(1/5) 台灣現有1350萬輛機車、在每年65萬件交通事故裹、其中與機車有關的事故約40萬件(約62%) 在35萬人次送医診治中、機車騎士約26萬人次(約75%) 在死亡的8000人中、機車騎士或後戴者约5500人(約70%)、殘疾者不計其數。 可見機車騎士的駕駛風險甚高(可能居世界之冠)、其所付出的社會成本、直接損失約1000億元、間接損失超過3000億元(行政院主計處)。因此,機車的駕駛安全、特別值得我們關注與研究。 引言(2/5) 在事故處理與鑑定的實務中,機車發生事故的因素很多。但從現場遺留的跡証中、發現煞車痕與刮地痕是關鍵因素。 而刮地痕往往多於煞車痕、從實驗中我們發現、不同的煞車系統與不同的煞車方式、決定了機車在發生事故前是否能煞停?或是失控?或是閃避?或是撞擊?或是採安全措施而避免事故?? 引言(3/5) 煞車痕與刮地痕是研判各車行向、駕駛行為、預見、反應、與速度的關鍵跡証、而造成煞車痕與刮地痕的主耍影響因素就是煞車系统與煞車方式。 隨着科技與工業技術的進步、機車的煞車糸统亦日新月異。因此、如何有效安全的使用此種系統、才是我們研究的重點、亦才能提昇駕駛安全品質、減少傷亡、有利社會和諧與進步。 引言(4/5) (一)機車煞車系统種類:(功能) 1.坐式機車:50cc、90cc、125cc (1)前蹀後鼓式:半鎖死式(價位:中) (2)前鼓後鼓式:易鎖死式(價位:低) (3)前蹀後蹀式:非鎖死式(價位:高) 2.跨式機車:重型125cc、250cc 大型重型350cc、750cc、1200cc 大型重型適用: (1)四蹀式:穩定非鎖死式(穩、短) (2)ABS式:防鎖死式(穩、短) (3)CIS式:電子穩定式 (穩、短、無痕) 引言(5/5) (二)機車煞車方式:(分析) (1)左手煞(後輪):距長、滑、痕長 (2)右手煞(前輪):倒、刮痕、甩尾、側翻 (3)双手煞(前後輪):倒、摔、刮痕 (4)双手半煞(前後輪):距短、痕短、穩 (5)双手點煞(前後輪):距短、無痕、穩 (6)腳煞(跨坐式車):後輪---距長、滑、痕長 (7)手腳並煞(跨坐式車):距短、痕短、穩 問題討論(1/1) (一)煞車痕與刮地痕產生的方式?與煞車糸統、煞車方式的關係? (二)安全的煞車系統與煞車方式是什麼? 實驗短片欣賞(1/1) 總結(1/2) (一)安全的煞車系統: (1)CIS、ABS系統 (2)ABS系統 (3)四蹀式 (4)双蹀式 (5)前蹀後鼓式 (6)双鼓式 總結(2/2) (二)安全的煞車方式:(前後輪同時作用) (1)双手點煞 (2)双手半煞 (3)右手右腳點煞 敬請指教! * * 26m、14m、10m、17m 750cc、60km/hr 14m、6m、4m、8m 750cc、40km/hr none、none、10m、20m 125cc、60km/hr 10m、7m、4m、10m 125cc、40km/hr 24m、18m、14m、19m 50cc、60km/hr 10.6m、7m、6m、11m 50cc、40km/hr 煞停距離(左、右、雙全、雙半) 機車煞車測試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