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入WTO後台灣紡織業之因應策略 報告人:紡拓會副秘書長 張滄漢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八月十日 一、台灣紡織業之現況 紡織產品涵蓋上中下游產品,以人纖製品為主 上中游產品出口情形呈現穩定小幅成長的狀況,而成衣及服飾品業產值及產量逐年縮減。 整體產業具有產業群聚現象,上中下游紡織產業體系完整 產業上游具較大之規模、中下游規模較小 中下游之生產基地擴及海外 人造纖維具原料之產地優勢 紡織工程技術累積四十餘年經驗,然近年來人才受電子產業之排擠現象,人才募集不易,有技術斷層之憂 紡織股價低迷,多數上市公司股價低於票面值,資金募集困難 二、台灣紡織業之發展背景 三、全球紡織發展趨勢(I) 產品趨勢 質精價廉 消費者導向、少量多樣化 產品生命週期縮短 機能性產品需求增加 質精價廉 大型量販百貨及連鎖店造成的低價風潮美國Wal-mart 、Kmart以及日本Uniqlo 等公司掀起低價銷售風潮,消費者偏向購買品質高、售價低之產品,改變服裝市場的消費習慣,迫使高價位品牌發展較低價產品。 東亞金融風暴造成的低價競爭東亞金融風暴使得該地區紡織品出口具有低價競爭優勢,大量低價產品充斥市場。 電子資訊通訊產品造成的排擠現象消費者生活型態的改變,將大部分金錢投入3C產品的消費,降低紡織服飾品的消費金額。 消費者導向、少量多樣化 紡織服飾產品全球供過於求,消費者在服飾消費的選擇多樣化,消費者之需求與喜好成為主導市場的力量。 服飾廠商為求抓對市場趨勢、避免過度庫存,採取少量多樣及分批訂單的方式因應。 機能性產品需求增加 經濟發展及所得的提高,使得已開發國家之消費者愈來愈重視休閒生活、身體健康及環境保護的概念,進而將此概念延伸到對紡織服飾機能上的要求, 如防水透氣、吸濕速乾、抗菌防臭、紫外線遮蔽等等新素材的研發與需求正快速成長。 四、全球紡織發展趨勢(II) 市場趨勢 品牌商大者恆大 縮短交期快速反應 人權及環保訴求 產業電子化 競爭國家急起直追 區域經濟興起 貿易自由化 品牌商大者恆大 主要市場之品牌商紛採購併策略,市場漸由幾家大型品牌公司主導。 以美國成衣零售市場為例:目前80%的市場佔有率掌握在五大公司手中,估計未來將達九成以上。 以Gap Inc.公司為例:其營業額每年約達90億美金,接近台灣整體紡織業去年貿易順差金額。 縮短交期快速反應 為因應市場流行及產品生命週期縮短趨勢,買主要求供應商縮短交期。 為因應買主少量多樣及分批訂單的要求,供應商必須具備快速反應的能力。 人權及環保訴求 基於對人權及環保的重視,買主紛紛要求其海外合作供應廠商須注意人權及環保的維護, 如: 美國AIP Agreement 美國成衣製造商協會(AAMA)的WRAP 認證 歐洲的Oeko-Tex認證 產業電子化 買主為求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有要求海外供應商需配合電子化之趨勢,並據此逐步篩減供應商數量。 中型廠商為提昇管理效率及快速反應市場需求,開始規劃採行電子化措施:如ERP、SCM …等。 競爭國家急起直追 韓國的米蘭計畫 大陸的十五計畫、進口替代 墨西哥積極發展上中游產業,美紡織業積極進駐投資 日本、德國的紡織技術及資金轉移至大陸、印尼、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等國家 孟加拉、錫蘭成為成衣生產中心 區域經濟興起 北美自由貿易區(美、加、墨、加勒比海盆地)?美洲自由貿易區 歐洲聯盟(目前十五國,捷克、波蘭、匈牙利、愛沙尼亞、斯洛伐尼亞及塞埔路斯等六國加入中)?已與墨西哥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東南亞國協(目前十國)?亞洲自由貿易區 貿易自由化 ATC三階段回歸循序執行 2005年回歸自由貿易 美國與中共特別協議 主要進口國政策調整 新興生產基地紛紛出現 品牌夥伴(Partnership) 差異強化 研發配合市場流行 Bundle of Information 提昇研發速率 增加產品功能價值 公司有特色,人才要專業 變局中的問題: 中、上游亦漸外移(失業率?) 人才斷層 資金募集不易 勞力不足 競爭國能力逼近 「深耕兩端」?研發與行銷 深耕兩端的可行作法 — 研發 資源的重投資,以增強紡織業新的能力及新的競爭優勢 政策的再引導,增強租稅誘因鼓勵 七、變局中的策略思考(政府IV) 深耕兩端的可行作法 — 行銷 在主要市場設立紡織專業行銷及推廣據點,以深探市場 強力輔導產業電子化,增強產銷效率 七、變局中的策略思考(政府V) 引導佈局 對適合紡織業外移地區作環境及風險評估,供業者參考。 輔導業者外移。 結 語 把競爭看成是一場建立專長之競賽,而不是爭取短暫的市場佔有率。 * * 初期(1953~1962):紡織業萌芽、政府獎勵 早期(1963~1972):紡織業擴張、小廠林立 中期(1973~1979):紡織業再擴張,成完整體系 近期(1980~199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