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南克的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文档.docVIP

伯南克的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文档.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伯南克的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 伯南克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之重要性,约有三端。其一,他是新凯恩斯经济学(New Keynesian Economics)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新凯恩斯经济学继承凯恩斯重视真实世界局限条件之优良传统,摒弃古典经济学“真实经济-货币经济二分法”之假设,致力探索市场不完全性(或摩擦)如何左右经济运行,实乃近20年来经济学最活跃、最重要之进展[1]。其二,伯南克多年倾心研究之重点,是资产价格动荡时代之货币政策,易言之,货币政策如何应对资产价格动荡,以实现总体经济稳定持续增长之目标。其研究成果,无论对错或是否完全,皆与今日和未来中国货币政策有绝大关系[2]。其三,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为美联储主席。纯粹学院出身之经济学者执掌联储帅印,他是第二人。第一人是阿瑟?伯恩斯(Arthur Burns),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70年1月,由尼克松任命为联储主席,接替担任此职19年之久的比尔?马丁。伯恩斯的联储成绩并不令人满意,遂令后人对纯学者担任联储主席心存疑虑[3]。沉迷学术且有重要贡献之人,一朝执掌大权,其决策不可能不深受其理论之影响。美元本位制时代,美联储乃名副其实的世界中央银行,其一举一动,无不波及世界金融和经济体系的每个角落。因此之故,经济学者之外,世界各国货币政策决策者,必定高度重视伯南克之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 然而,伯南克学问引我入胜之处,却不尽在此。他始终致力以识别和量度某种成本来解释现象和行为,才真正令我心折。是的,发现成本局限、设法量度成本以解释现象和行为,是经济科学之本质,亦是一位经济学者之斤两所在。任何理论模型和事实考证,若不是以识别和量度成本为基点,皆是浮泛之论。 一 识别和量度真实融资成本,给大萧条以崭新解释 伯南克的成名之作,是《金融危机之非货币因素如何加剧大萧条之蔓延》,发表于1983年6月号的《美国经济评论》。透彻理解大萧条,是伯南克长期为之着迷的重要课题。他说:“理解大萧条是经济学者一直梦寐以求的高远理想。大萧条不仅催生了宏观经济学,让它成为一门独立独特的学问,而且1930年代的经验依然深深影响着经济学者的信念、政策建议和研究策略。此影响究竟有多么深远,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撇开实际运用价值不谈,解释1930年代颠覆全世界的大萧条,依然是我们面临的巨大学术和知识挑战,令人激动不已。” 一点儿不错,宏观经济学源自解释大萧条的不懈努力,凯恩斯《通论》应运而生。时至今日,经济学者、历史学者和政治学者对大萧条的根源,依然没有达成共识。以经济学而论, 解释大萧条的理论假说层出不穷,不可胜计。仅以导致大萧条的直接原因而言,相关的理论假说就有:(1)支出的崩溃或急剧下降(凯恩斯学派和计量经济学的观点);(2)货币供应量的崩溃或急剧减少(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3)1929年股市崩溃的负财富效应;(4)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国会通过该法案的消息于股市崩溃的前夜到达股市(朱迪?万尼斯基的观点);(5) 货币紧缩和价格水平下降引起的高额实际利率(梅泽的观点);(6)战争赔款和债务问题;(7)资本主义最后阶段不断加剧的垄断趋势(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观点);(8)资本主义走向成熟之后,投资机会的下降和长期停滞的来临;(9)世界大战引起黄金价格低估,后者造成巨大的通货紧缩压力(流动性不足或流动性短缺理论)。 面对众多解释,要提出令人信服的崭新假说诚非易事。科学创新的灵感经常出自对前辈大师著作的深入解读,以及对事实的重新审查。1963年,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发表《美国货币史》,立刻成为货币理论实证研究最权威的经典,亦是解释大萧条最权威的经典。弗里德曼和施瓦茨解释大萧条的重心是银行危机。银行危机经由两个渠道导致总体经济全面萧条。一是银行危机导致股东财富下降,自然降低股东的消费和投资(财富负效应);二是银行危机导致货币供应量急剧减少,触发严重通货收缩。 伯南克首先发现二师之“货币主义”解释有重要不足:其一,货币供应量下降影响真实经济之渠道究竟是什么?弗里德曼和施瓦茨没有阐释,亦即他们没有“货币传导机制理论”(Mo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其二,伯南克利用统计分析技术,发现货币供应量之下降,数量上不足以解释大萧条期间总产出的持续下降。 很自然,伯南克将透视焦点转向“货币传导机制”。他提出一个新的假说:由于金融市场不完全,好些类型的贷款者和借款者之间,若要完成金融交易,必须借助市场创造(market-making)和信息收集(information-gathering),此类服务所费不菲。1930-1933年,金融体系全面崩溃,市场创造和信息收集之效率急剧下降,真实融资成本大幅度上升,许多借款者(尤其是家庭、农场主和小企业)发现融资非常昂贵,获得信贷极其困难。1929-19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yi82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