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革命者的壮歌与一曲唐人的哀歌_毛泽东与李白两首_忆秦娥_比较.pdfVIP

一曲革命者的壮歌与一曲唐人的哀歌_毛泽东与李白两首_忆秦娥_比较.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3 年 11 月 ( ) N ov. 2003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22 卷第 6 期 . 22 . 6 J ou rna l of A nq ing Te a che rs C o lle g e (S oc ia l S c ie nc e Ed it ion) V o l N o 一曲革命者的壮歌与一曲唐人的哀歌 ——毛泽东与李白两首《忆秦娥》比较 王 卫 林 (宿州师专 中文系,  安徽 宿州 234000)   摘 要: 毛泽东与李白两首《忆秦娥》, 其题材的不同和差异造成了词意的取向大相径庭; 艺术表现上营造 的意境的阔大, 感情深沉, 二词各有侧重, 难分轩轾。 关键词: 毛泽东; 李白; 忆秦娥; 比较 中图分类号: A 84 1.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4730 (2003) 06- 0005- 03 忆 秦 娥 选》收录了李 白这首词和另一首《菩萨蛮》, 题李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 马蹄声 白作, 并说: “二词为百代词曲之祖。”以后各家多 碎, 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 从之。由是李白《忆秦娥》应是原始文本, 他通过 越。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雪。 描写京城里的一个女子思念 自己出了远 门而音 忆 秦 娥 讯全无的丈夫, 表达 了浓重 的哀怨之情, “箫声   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 年年柳 咽, 秦娥梦断秦搂月”, 展现于读者面前的是一幅 色, 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 哀怨的思夫图。上阕写她秋夜醒来, 独 自感伤。 绝。音尘绝, 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秦娥梦断秦楼月”, “梦断者何? 犹言梦醒, 人而 [ 1] 《忆秦娥》, 词牌名, 又名 《秦楼月》、《双荷 知之” , 用一“断”字, 表明梦醒者为猝然惊醒, 而 叶》, 相传因李 白首制此词得名。上下阕四十六 非平常的睡醒, 再往深处想,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 字, 有平韵、仄韵两体, 上下阕都有一个叠韵。新 仿佛又有“但见泪痕湿”之情景, “词人笔致, 由选 [ 1] 中国的缔造者一代伟人毛泽东于 1935 年 2 月也 字之铮铮, 知寄情之忒忒。” 下阕则为思妇登上 曾作《忆秦娥 ·娄山关》一首。李白、毛泽东二词 乐游原所伤之景。据《汉书 ·宣帝记》记载, 长安 皆是仄韵。 士女, 多在重阳节登上乐游原游赏长安风景, 所 《忆秦娥》的传统内容, 当如清人刘熙载语: 谓“乐游原上清秋节”。不过, 词人无意描写九九 “梁武帝江南弄, 陶弘景寒夜怨, 陆琼饮酒乐, 徐 之 日乐游原上的热闹场景, 而通过“咸阳古道音 孝 穆长相思, 皆具词体, 而堂庑未大。至太 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saq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