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_精品.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产15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 (新型墙体材料)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前言 凤阳县地处安徽省东北部,处于淮河中游南岸,北纬32°37′-33°03′、东经117°19′-117°57′。北邻蚌埠市,西与淮南市接壤,东距南京150公里,南到省会合肥市130公里。现辖15个乡镇、198个行政村,73.5万人,面积1949.5平方公里紧邻长三角,交通便捷,公路、水路、铁路和航空四通八达,境内有京沪、淮南两条铁路,正在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在我县北侧留有站点,南洛、合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省道101公路贯穿南北、307公路贯穿东西;淮河105华里黄金水道从我县北部穿过,并设有临淮、霸王城、顾台船运码头,河道最深可通过吃水11米的船舶,年吞吐量合计达300万吨;凤阳县城距蚌埠机场20公里;县乡公路通车里程2500公里,密度达1.24公里/平方公里。凤阳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六百多年前出了一位中国农民皇帝朱元璋,开创了大明王朝;流传华夏大地数百年之久,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的民间艺术凤阳花鼓;1978年小岗村18位农民捺下了18颗鲜红的手印,率先在全国实行农业“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业改革的序幕;凤阳石英资源丰富,远景储量100亿吨以上,SiO2含量高达99%,储量和品位在华东地区均占居首位。华东地区玻璃企业石英原料凤阳占70%。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授予凤阳“中国优质石英砂原料基地”称号。 近年来,凤阳县重点发展硅(玻璃)、太阳能光伏等特色产业,全面打造硅(玻璃)产业基地。玻璃产品品种己达3000多个,玻璃制品销售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成为亚洲地区最重要的保温瓶胆生产基地,玻璃器皿产品基本复盖全国80%市县,水晶块料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为了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石英砂及玻璃生产加工企业科技含量,规划先行,整合资源,走规模化、集约化的路子。该县组织专家编制了《凤阳硅(玻璃)产业发展规划》,并获得国家相关部门、行业及安徽省专家组的认可,这标志着凤阳硅(玻璃)产业发展上升为安徽省努力打造千亿元产业基地重大战略之一。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以、水泥、石灰为主要原材料,水性铝膏为发气剂,按比例配合,经搅拌、浇注、发气、成型、切割、蒸压养护而成的新型墙体材料,广泛用于工业、民用建筑物。可做一般建筑结构中低层建筑的承重墙,高层建筑的内墙,框架结构的内外填充墙或外墙板。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环保、质轻、易加工、隔音、隔热、保温、等特点,是国家大力推广替代粘土实心砖的新型建筑节能墙体材料。国家委制定的《墙体材料革新十五规划》,对利废、节能、环保等新型墙体材料,在政策、税收、设计、推广、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打造千亿元硅(玻璃)产业,利用优质石英资源,做大做强玻璃产业,加速石英产业向硅能产业发展步伐—2006优等品标准。 第三章 市场分析 根据建设部门预测,我国十五期间每年建筑竣工面积达18--20亿平方米,墙体约占70%,即需要35亿立方米的墙体材料。在建筑节能建筑中,加气混凝土砌块在轻质、保温、隔热、施工、工程造价等许多方面是其它材料无法比拟的,是最优良的新型建材。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居民住宅尤其是节能住宅,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据测算,城乡近几年住宅需求量将保持13-15亿平方米左右。这将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发展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和市场前景。大滁城地域由滁州市琅琊、南谯二区和来安、全椒两县构成,总面积为4472平方公里。在大滁城地域统一规划,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打造城镇密集区,提高区域竞争力。近期规划为2008 年—2010年,远期规划为2011年—2020年。 大滁城整体功能定位为南京都市圈西北门户城镇密集区,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技术转移先导区,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后花园之一。发展战略为“大滁城地域共建·共享·同城化”战略,形成“一主三副多点”的空间结构,并按照宏观控制的原则,立足市政府事权,从规划的制定、建设项目的管理、管治的重点明确大滁城地域发展宏观控制与区域空间管治。2008年,市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00亿元大关,累计完成投资额36.7亿元,同比增长58.4%,增幅位居全省第二,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1.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73.7亿元,同比增长63.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3.7亿元,同比增长41.9%;房地产完成投资额9.3亿元,同比增长52.5%。房地产市场产销两旺。200年,全市房地产完成投资额9.3亿元,同比增长52.5%。房屋施工面积0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6%;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92.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3%。商品房销售面积3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8%。商品房销售额8.4亿元,同比增长42.7%。空置面积15.5万平方米,较200年有所下降。近年我市

文档评论(0)

wxbsy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