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社会现象与问题.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都市社会现象与问题.ppt

都市社會現象與問題 ~汙染、擁擠與犯罪 第四組 M980001周修如 M980010卜存柔 M980016杜佩娟 M980020張玉麗 2009/11/30 前言 都市是生產與消費的集中地,經常也是一個國家政治、金融與文化的中心。全球的都市化程度不斷升高,開發程度高、平均國民所得高的國家人口普遍集中於都市地區,造成都市擁擠與擴張的情形,相對都市帶來的衝突與矛盾也逐漸嚴重,例如都市的環境汙染、交通擁擠與空間不足等等問題,都直接影響到一個都市甚至整個國家的永續發展。 都市社會現象與問題 ~汙染 壹、臺灣的人口遷移方式: 臺灣的人口遷徙方式則是由遠郊到近郊、近郊再到市中心兩階段進行。 貳、臺灣的城市觀點 參、擁擠的臺北: 一、機動性 二、多變式樣的擁擠空間 參、擁擠的臺北: 三、彈性使用空間 參、擁擠的臺北: 五、都會分工的專業形成 婚紗街、補習街、書店街、電影街、年貨大街 肆、數據說話的臺北: 一、擁擠度 肆、數據說話的臺北: 二、車輛交通 平均每3.88人就 擁有一輛汽車, 2.96人就擁有 一臺機車 肆、數據說話的臺北: 三、住宅狀況 1.住宅自有率達到78.37% 2.「居住在臺北市的人」每人所享有的居住面積,不及「設籍在臺北市的市民」每人所享有的面積來得大 四、公園綠地 484座的公園綠地,讓臺北市民每人擁有4.45㎡(1.35坪)的綠地,這樣的空間讓一個成年人躺在草皮上滾一圈,就要小心撞上躺在他旁邊那一塊草地上的人。 伍、臺北的擁擠文化: 居住環境直接影響生活中人類所需活動 伍、臺北的擁擠文化: 空間機能不足,使得空間的使用方式多變彈性,幾年內就可以改變臺北城市的某一塊區域。 建築物過於鄰接,居住環境惡化,導致居住私密性不足。 視覺景觀不調和,土地使用不經濟。 公共設施配置無法趕上現況需求,造成擁擠混亂的情況。 陸、擁擠的社會現象: 陸、擁擠的社會現象: 人口集中於都市的好處 柒、結論: 台灣犯罪青少年在學情形 十個少年犯中有5個在學學生,1.7個是中輟學生 案例一 缺乏家庭溫暖 少年偷竊機車 基隆市警察局警員於98年1月19日在廟口附近,執行「擴大臨檢」加強治安熱區防盜、防竊盤檢勤務,發現少年嫌犯黃○○騎乘機車,員警見狀,認為行跡可疑隨即攔車盤查;經查黃嫌無照駕駛,辯稱機車是「向朋友借用」,因說詞閃爍支支吾吾、提不出行車執照朋友姓名、地址,警員追查車主年籍資料,車主稱該機車失竊中但未報案,其實機車係諶姓少年(目前在桃園少年輔育院收容中)偷竊,經派員至桃園少年輔育院借訊諶姓少年,諶嫌指稱:黃姓少年誣陷他偷車,黃嫌現因竊車保護管束中,如再犯案將會接受感化教育而被關,所以誣衊他偷車。在偵辦中發現少年中輟生來自單親家庭,值青少年叛逆期,缺乏家庭父母關愛,成天深夜與友廝混在一起,殊值天下父母親重視注意關懷青少年成長過程。警訊後全案以竊盜罪移送基隆法院少年法庭偵辦。 案例二 家長配合管教 問題學生步正軌 更新日期:2009/11/16 04:09 記者翁聿煌/專題報導 國小4年級小志(化名)在學校人緣不好,經常與同學起衝突,是老師眼中父母疏於管教與溺愛縱容的典型個案,輔導處介入處理,深入了解原來小志來自新移民家庭。 校方說,小志的父親是台灣人、母親來自中國,由於父母年齡有相當差異,因此父親對年輕的妻子和幼兒相當疼愛,卻又不知如何管教,對於學校老師的陳訴,只懂得嚴厲責罵,更加深親子關係的裂痕,也擔心孩子因為其身分而受到學校師生的排擠。 輔導人員在了解小志的家庭背景和其偏差行為的可能成因後,一方面建議家長宜採取開明權威的管教方式,同時也說明小志在學校的不適應狀況,是其言行、而非其身分所造成。 家長改變管教方式,配合學校的輔導作為,小志逐漸懂得控制自己的行為、不亂發脾氣,已不再是學校的頭痛人物。 結 論 都市的犯罪率有日益增高趨勢,犯罪手法亦不斷翻新,針對都市的犯罪問題,政府需採取積極的預防及改善措施及策略,民眾亦應加以配合,才能有效降低犯罪率。 從家庭及學校教育來建立兒童、青少年良好的品德及法治觀念,是解決犯罪問題的根本之道。

文档评论(0)

专业好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0200002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