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文化中的 智 慧 河海大学 尉天骄 一、文化的含义及其层次 罗素说,文化就是人类在 克服自己的对立面的过程中 创造出的东西。 为了克服与自然界的矛盾,人类创造了物质文化; 为了克服与他人的矛盾,人类创造了制度(行为)文化; 为了克服与自我的矛盾,人类创造了精神文化。 文化的不同层面 1.物质层面(外层),变化最快; 2.制度层面(中间层),涉及人的行为和利益,变化稍慢; 3.精神层面(核心层),价值观问题,变化最慢。 思想、观念、智慧、方法,都属于精神层面。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并不是仅指儒家文化,而是多种思想的融合。 最主要的是儒、道、释。 智慧与糟粕并存 。 2.西方和日本、韩国、新加坡很注意吸收中国传统文化。 3.“三个代表”就有“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智慧 1.事业靠什么成功? 很大程度上靠人才,靠杰出的人才。 《曾子》:“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 徒者亡。” 怎样识别人才? “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 《论语.卫灵公》 )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皆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 2.人才靠什么发挥积极性? 精神、物质的激励都要有。 “富与贵,是人之大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刘邦与大臣的对话 帝置酒雒阳南宫。上曰:“通将诸侯,莫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敬人。然陛下使人攻城掠地,所降下者,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与人功,得地而不与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刘邦的观点 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人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为我所擒也。”(《汉书 .高帝纪》) 3.如何处理与下级(群众)的关系? 民对官(下级对上级)有三不欺:“子产治郑,人不能欺;子贱治单父,人不忍欺;西门豹治邺,人不敢欺。” “君任德 则臣感义而不忍欺,君任察则臣畏觉而不能欺,君任刑 则臣畏罪而不敢欺。” 三者要结合使用。 德、察、刑的限度 德不能近滥(滥好人)。(《论语.阳货》:”乡愿,德之贼也。”) 察不可过细。(“人至察则无徒”) 刑不能太厉。(法家重刑,人人自危) 4.如何对待非议和抱怨?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曾国藩之“人生八德” 勤、俭、刚、明、 忠、恕、谦、浑 4.如何看待团结?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下比周则上危,下纷争则上安。” 适度的矛盾有利于管理?。 5.如何评价清官(廉吏)? “清”而无作为(不贪但不干),不好。 “清”而扰民,也不好。 自恃“清”而一意孤行,不择手段,方向错了也无人敢谏,危害性更大。 “清”之外,再加“将才三字”:公、明、勤。 6.积极性如何控制在合适的限度? 不越位,不侵权。“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士爱其家。过其所爱,是为侵官。” 西方现代政治学观点:无责任即无权利。 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是最好的社会责任。 7.从政的“五美”、“四恶” 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何谓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何谓四恶?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诫)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 8.得失好坏的辩证法(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第二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合,有孝子,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八章) “智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第八十一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二十三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第三十六章) 法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2024年起重机司机(限桥式起重机)Q2作业证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DB37_T 5162-2020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docx
-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观察与指导培训.pptx VIP
- 安全管理检查情况记录表.docx VIP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漫画解读--非煤露天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pdf
- 专题5:首发经济(课件 讲义)-备战2025年高考政治必备知识与时政热点对接(统编版).pptx
- 铁路建设项目甲供物资采购供应文件汇编.doc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课(ppt).pptx VIP
- 2003版公路定额广西.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