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P高中二年级语文 灯下漫笔.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更多资源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之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郁达夫《怀鲁迅》 1936年10月,鲁迅逝世。就在鲁迅安葬后的第三天,郁达夫含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这段堪称警世格言的文字。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灯下漫笔》这篇文章,就会明白为什么说“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在中国没有谁能像鲁迅那样,对几千年的封建宗法制度和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有那么清醒、透彻的了解;也没有谁能像鲁迅那样,对专制和愚昧揭露得那么深刻和全面;更没有谁能像鲁迅那样,对渗透到中国人思想基因中的“劣根性”痛下针砭,无情地撕下罩在中国人脸上的形形色色的“假面”。没有鲁迅,也许我们至今仍然对与世俗人情融为一体的虚伪习焉不察,深陷于“瞒”和“骗”的泥淖大泽而不能自拔。鲁迅的伟大即在于此,鲁迅的不被人理解也在于此,鲁迅的被人攻击还在于此。 —安永兴《走向鲁迅的初级阶段》 认真阅读原著,你会感受到鲁迅深深的爱国情怀。鲁迅的爱国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对我们民族自身“劣根性”的彻底否定上。举凡奴性、惰性、愚昧、麻木、怯懦、巧滑、中庸、投机、残忍、虚伪、吹牛、撒谎、健忘、盲从、敷衍、偷生、自欺欺人、粉饰太平、怯于外斗而勇于内争、用瞒和骗造出许多奇妙的逃路、“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奴性十足”,以及求神拜佛、扶乩打拳等等,都在他那锋利无比的解剖下无处藏身。 —安永兴《走向鲁迅的初级阶段》(同上) 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把握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4段)由钞票贬值引出对“人”的价格贬值的思考(极容易变成奴隶) 第二部分(5~11段)考查中国社会历史的本质,得出“两个时代”的结论(一乱一治) 第三部分(12~14段)走哪一条路?创造“第三样时代”(青年的使命) 课文结构 A、文章由钞票贬值的日常小事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钞票贬值”与“容易变成奴隶”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请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由钞票贬值以后的“降格以求”和“非常高兴”,鲁迅看到了隐藏在灵魂深处的奴性心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自我满足、自我陶醉。 具体研习,突破重点、难点 B、“我们”是否也包括鲁迅本人? 包括。这正体现了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具体研习,突破重点、难点 C、文章所写的日常小事发生在民国二三年,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为什么还要写? 这恰好说明鲁迅对中国社会现实和国家灵魂的思考从未停止。这也正是他爱国情怀的体现。 D、“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是不是暂时的现象呢?请用课文的有关语句回答。 不是。有史以来便是这样。依据下列两句便知。 1、“三千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 2、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具体研习,突破重点、难点 E、正如文章开头所说,钞票贬值后,人们便急切地“降格以求”,只要有6折、7折便“非常高兴”。当百姓连做牛马、做奴隶的资格都被剥夺了的时候,百姓有什么祈求呢?请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1、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人们便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第5段) 2、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牛马,……(第7段) 3、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使他们可上奴隶的轨道。(第8段) 4、“予及汝偕亡!”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不多见。(第9段) 5、厘定规则……便“万姓胪欢”了。(第9段) 具体研习,突破重点、难点 可见,做不成奴隶的力争做奴隶,只要有奴隶可做,便心悦诚服,恭颂太平,“万姓胪欢”。作者由此得出结论,中国的社会历史就是这么两个时代的循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具体研习,突破重点、难点 F、这两个时代的划分标准是什么?请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按“人”的价格的贬值程度来划分。 G、请大家谈谈对“人”的价格的认识。 补充:1)《三国演义》中概括中国社会历史的一句话:“合久必分,分久不合。” 具体研习,突破重点、难点 2)鲁迅在《而已集·小杂感》中说:“曾经阔气的要

文档评论(0)

企业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