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指南录后序.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 关于“指南录后序” “序”即序言,是一种放在著作正文前(放在著作正文后的叫跋),用来说明写作经过、写作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等等的文体。作者为自己的著作所写的序叫“自序”,把与本书相关的文章放在书前来代替序言的,叫“代序”。 本篇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因以前已有一篇自序,此为第二篇,故称“后序”。《指南录》这部诗集,包括宋恭帝德祐年间到宋端宗景炎年间的诗作。这期间元兵南下攻入南宋国都临安,恭帝赵罴被俘;文天祥出使元营被扣留,中途逃脱,历尽艰险,到了端宗赵星即位的福州。《指南录》便是他这段生活的写照。 “指南”是心向位于南方的宋朝廷的意思。表明自己“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课文内容 第一段:出使元营的原因和目的 第二~第四段:出使元营的经过 第五段:在出使途中所经历的种种生死遭遇(22 “死”一生) 第六段:《指南录》一书的分卷情况 第七段:抒发忠诚报国、死而无憾的感慨 文天祥出使北营的原因(注意不是目的)是什么? 1.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2.北邀当国者相见 3.众大臣“莫知计所出”,而“谓予一行可以纾祸” 文天祥出使北营的目的是什么? 1.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企图以外交手段来挽回败局 2.“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更希望去观察一下元军的情况,回来后好寻求挽救国家的策略)——寻求对付元军的策略 字词 除:授官。 都督:统率。 北兵:元兵。 萃: 聚集 所出:所字结构,“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 会:适逢。 当国者:掌管国务的人,如丞相。 纾:缓和,解除。 意:估计,料想。 以口舌动:用言语打动。 字词 遽 :立刻,马上。 轻:轻视。? 慷慨,意气激昂。 羁縻 :束缚,这里是软禁、扣留的意思。 度 :估量 前:向前。 直:直接,径直。 诟 :耻辱,怒骂。当时元军统帅为伯颜,据《指南录》载:本来说定事完后便让文天祥回去,但元军却把贾余庆等放回,扣留了文天祥。 数:列举罪状。 貌:表面? 第四段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关于文天祥的22个“死” 文章气宇轩昂,慷慨悲歌,尤其是一连串地集中运用“死”字句,气断声吞,扣人弦心,爱国之志,充满字里行间,舍生取义的崇高品格跃然纸上。 “死”①为总述“死”的境地及危险性,具有提领下文“死”②至“死”(19)共十八个“死”字的作用。这十八个“死”字句,以并列排比形式出现,每句均以分号隔开。 “死”(20)至(22)三个“死”字归纳以上十八种“死”的可能性,表明作者对“死”的看法和态度,“死而死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充分显示其以“死”报国的宏伟决心和凛然正气。 从“死”的危险划分,有的来自敌方(元营),用以揭露元军的凶狠和残暴;有的来自内部(南宋),用以披露南宋的混乱和腐败;有的来自环境的险恶等,用以透露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从“死”的方式划分,主动(自杀)的“死”仅三个,表明作者的赤胆忠心;被动(他杀)的“死”有十四个(?即所有来自敌方和南宋的“死”的威胁),显示出文天祥的坚贞不屈。? 翻译 唉!我活着是侥幸的,然而侥幸活着又能做什么?作为臣子,国君受到侮辱,臣子即使死了也有罪责(而我现在没能死成);作为人子,用父母亲留给自己的身体去冒险,有罪责。向国君请罪,国君不准许;向母亲请罪,母亲不准许。到祖先墓上请罪,活着无法拯救国家的危难,死了还要变成凶恶的鬼去攻击敌人,这是大义;依赖上天的灵性,国家的福分,整治我的兵器,跟从君王投身军旅,作为行军的先锋,雪洗国家的耻辱,恢复高祖的帝业。 所说的发誓不与敌人一同活于世间,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大义。唉!像我这样的人,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死地。如果我的尸骨抛弃在荒草丛中,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在君王和父母的面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说我呢!自己实在没法料到能回到宋朝,重新穿上汉族衣服,重见皇帝、皇后,使我早晚死于故土,又有什么遗憾!还有什么遗憾! 第六段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第八段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词类活用 A.名词

文档评论(0)

小玉儿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